林浩的電影時代!
十一月末,林浩《英雄》戲份殺青,在機場送走了執意要回西安的夫婦兩人後,林浩低調返京。
至少,是他自己想低調。
像《英雄》這種大戲,裡麵僅僅隻有六個算得上是主要演員。隨便誰殺青了出劇組,那絕對是引起媒體各方麵關注的。
所以其實殺青那天他還沒出劇組呢,林浩就收到不下二十個采訪邀請。
這些也不能都拒絕了。
最常見的辦法,就是找幾個領頭的大媒體做代表,之前采訪過的那種最好。不僅和媒體也算互相給麵子,而且也算是保持一下自己的曝光吧——林浩八月進組之後,一直到現在快十二月,基本是沒有曝光的,全心在劇組拍戲。
主要拍電影的演員,尤其是這個年代的電影咖其實沒有曝光的話,是很容易被大眾遺忘的,也就少了很多機會,除非你真的是很有作品這樣子。不然後來流量時代來臨,蛋糕真的大了,高高在上的電影咖們不也要營業,連章紫衣也拍電視劇上綜藝麼?
林浩於是就選了三家媒體接受了采訪,但是對於電影肯定是絲毫不漏了。
他還宣傳了自己的新戲。
彆忘了,他要拍《活埋》這個電影。
話說這部電影的背景肯定不能放在國內,因為這樣的話基本上就gg了;也不能放在鄰國,就怕上頭又巴拉巴拉國際關係什麼的;就連最後林浩還是按照原版選了一個米國背景,演個華裔這種電影在國內體量太小,自然是要衝海外。
而衝海外的電影,最好有海外合作方。
這就涉及到很多問題了,這邊目前在和獅門影業達成了一些共識,但還有很多部分條款的事情還在扯皮。
林浩選擇拍《活埋》是有原因的。
算是對海外市場的又一次試探。
還有鋪路。
《意外邊緣》幾天前在米國上映了,票房不出意料地一般,但是口碑大爆。
畢竟基本上這麼豪華的奧斯卡班底,加上用心拍電影,真實細膩的表演其實非常打動這些影評人。韋恩斯坦對,就是你想象中的那個哈維·韋恩斯坦的米拉麥克斯,甚至有風聲出來要用它衝奧。
如此口碑大爆的電影,可林浩得到的關注度吧
很少很少。
這就進一步讓林浩明白這一條路走不通而在國外他要想闖出一條路,比白人演員難太多,需要更高光更多的表現,所以這一次嘗試算是失敗了。
他又拿不到更好的資源,也不屑於去拚死拚活搶那幾個,他選擇利用自己的重生優勢另辟蹊徑——那就是選擇嘗試用恐怖驚悚類電影打出名號這條路。
恐怖驚悚這類電影,你就看國內什麼《碟仙》《筆仙》《筷仙》彆笑,第三個真的有這個電影。不僅有,而且票房差不多一千一百萬呢!你就想這些電影為什麼還有續集,就是因為賺錢。
為什麼賺錢?因為恐怖片觀眾特殊。
少,但是就在那擺著。
這就像是一塊沒有那麼大的競爭地,看的人少,但是拍出來質量就算不太高也有受眾。國內這些導演喂豬食,想看恐怖片也沒得辦法,隻能在豬食裡挑好的。但這些觀眾,你要有哪天讓他發現這裡麵還有盆肉?
你要知道,小眾群體吹爆小眾電影這種事情,很有機會讓林浩借題發揮的。所以搜腸刮肚,根據實際情況、拍攝難度、自己目前的發展狀況來看,他在多半還要依托國內的情況下《活埋》成功當選最適合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