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浩的電影時代!
畫麵還未全亮,聲音卻已經響起。
咯噔,咯噔。
偏青色的石板路上兩個人沿著巷子緩緩而行,紅牆,其餘的隻有風聲還有斑駁的樹影。然後,配著舒緩的節奏和腳步聲,從修長的腿往上慢慢拉,到女人窈窕身姿和男人寬闊背影。
太多想想空間。
但屏幕裡的男人女人卻隻是走著,在另一個時空往前一直走著。直到越走越快,轉角,一切喧囂都出現,回到人間。
片名這時候從上麵隱隱出現
“百花深處”
然後又很快消失。
這一招極為高明,已經看見現在有不少人在小本子上記下了些什麼,或許也是全篇的記憶點之一。
而更為讓外國佬滿意的是,這兩位的顏值在鏡頭轉過來掃的這一眼,絕了。兩個人的愛情故事麼結果很快陳,愷歌就把這群人從旖旎的幻想中打醒。
林浩半眯著眼睛,拿著本子對賬的時候,一下子好像讓人惋惜美景的破碎。頗有一種惆悵之感,然後就是各種生活瑣碎,直到曾黎再次出現。
風好像又停了,周圍又慢了下來。
幻想,又來了。
“哇!”有人輕呼。
她換上了一身傳統意義上外國對中國美女認知的旗袍,嫋嫋婷婷如煙似霧,從那個街角拐出來的時候一切好像又回到了夢幻。
有點不一樣了。
應該是陳導重新剪輯了。
曾黎也就也很興奮,她其實每次出場都要拍很多次,就是為了一出場就把這些人晃瞎。戲份其實不多,但是現在看來都很出彩,每次出現都像是旖旎的夢一般。
是的,白夢,白日夢。
劇情發展到這裡,有人猜測這個女朋友是不是林浩自己的一個幻想,因為她幾乎沒有和搬家工人交流過。
“對現代的一個美麗的夢麼?那最後是不是會破碎”裡昂就是這麼一位,他不停地在紙上描寫,而電影上平凡和浪漫場景交替,虛幻與真實來回,鏡中的倒影,境外的嘈雜,你可以說這絕對是導演隨心所欲炫技之作。
但是並不討厭。
因為裡昂非常高興地發現,兩年前那個在火車上給他難以忘懷回眸的演員,撐住了所有表演,並且隱隱的遊刃有餘。
“這個演員是”有人輕聲問。
“《站台》的男主演,拿評委會大獎的那個。當時我記得他的表演呼聲也很高,如果你沒看過可以去看看,尤其是追火車那一段。”旁邊的人丟來大段安利。
“哦,是嗎?”
“是,他還有一部《蘇州河》,不過你肯定還看過他的《臥虎藏龍》”
“《臥虎藏龍》?他是哇哦,一點都看不出來?”
林浩大概聽得到一些英文,心裡有一種淡淡地滿足。其實就如這個記者說的,導演要想肆無忌憚地揮灑他的設計,那就要演員必須能完成他的設計,而不是讓導演去改。
不然就跑那一場,那個長鏡頭拍那麼多次,才讓導演滿意。但其實這一段非常出彩,快——慢——快的節奏,讓林浩的發揮淋漓儘致。
陳愷歌在邊上坐著很是欣慰,楊紫瓊就純粹是驚訝了。這種東西真的太難了,樸實但又有點古怪的飄忽,真的完全不知道他是怎麼抓住這點感覺得。
正是因為他的這點古怪,讓曾黎的“白夢”這個名字,以及她本人,給記者更多幻想。
他是一切事物的背景,或者映射。
而後隨著劇情繼續展開,就好像是他帶領大家遊覽了一遍這四九城,讓整個現場都慢慢沉醉在一種莫名神奇的氣氛中。絕對不是映象裡那種老舊落後的中國,但也不是歐美的繁華,而是一種莫名的東西。
一群西方人不明覺厲,除了幻想浪漫現實交錯,該有彆的東西,是什麼呢?
陳導說我來告訴你吧。
這東西叫做文化,叫做底蘊,叫曆史。
氣氛慢慢起來了。
接著,大屏幕上,第一次出現了馮遠正,他小心翼翼地進來,要聽相聲。
“這台上的,怎麼不是徐先生啊?今兒個該是他講了,我為了來聽這一場,你看。”
他撩起褲腿“我這還摔了一跤了呢。”
然後過了一陣,滿臉惶恐“怎麼回事這,這,這怎麼能拿來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