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台上的人這時候反倒是搖了搖頭,道“沒事,我可以解答。不過,在這之前我想教大家一件事情,就是我希望大家提問的時候多思考。多用我覺得,而不是有人說。知道為什麼嗎?”
林浩的聲音並不大,但這一句出來,諾大的教室一下子變得安靜,教室直接從議論紛紛到落針可聞。
沒人回答,他繼續道
“《蘇州河》和《站台》,是我拍的,不是你聽說的那個人拍的對吧?”
“你,你拍的。”
那個男生終於支支吾吾答了。
“好,他也應該沒參與過這兩個劇組吧?”
“沒,應該沒有。”
“那我覺得你對這種事情,他也隻是自己的分析。你應該有自己的觀點,所以教大家一個事情,凡事不要人雲亦雲,要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看電影,然後思考。”
“好。”
人雲亦雲,或許有時候跟方方的“我有一個朋友說”一樣,是虛假的。
林浩其實不生氣,但台下有幾個學生倒是一臉怒氣。
《蘇州河》可能還好,但《站台》那可是榮登《時代》十佳電影第一名,拿下戛納評審團大獎的,就被這麼解讀?
你這真不愛國!
然而台上的人並不打算批判,隻是道“那我們說回問題本身,其實我很能理解,國家現在發展很快,我們不止是有不發達的一麵,還有現代的一麵。但我們給國際上輸出最多,很多外國人偏向看的也就是國內落後的狀況。”
“但這是源於他們的偏見,也絕對不是我們拍電影的目的,或者說,刻意所為。”
林浩歎了口氣
“電影裡本身最珍貴的其實是表達的東西,《蘇州河》拍的是婁燁從小成長地方的愛情故事,《站台》拍的也是賈章柯成長地方的時代故事。其實我們更多的是內在表達,其餘的算是順帶,包括背景,包括拿獎。”
“那為什麼不拍一些現代化背景的表達呢?我覺得《百花深處》就很好。”
又有一個女生舉手。
“很好,那就要說回偏見。”
林浩到這,終於還是要說一點殘酷的東西“第一,可能擅長拍這些現代的導演沒有那麼出色;第二,可能他們出色,但是不被看見。因為國外的偏見,所以擅長拍比較落後地區的電影的國內導演被看見了,被選中了。”
這種東西
其實分析起來是個市場行為,但說起來就無非是國內市場太小,而國外市場選擇了這種類型的導演。
很多人其實也能想到了。
一直安靜了有一兩分鐘把,一個女生弱弱提問“那那怎麼辦?我們國家的電影,居然要靠外國人來選擇?”
林浩才緩緩歎氣,道
“所以這就說回來我一開始講的,我們要發展國內電影市場,讓我們導演能拍自己看了開心的電影,他們才有活路,才能繼續拍。”
猶豫了一會,他又繼續道
“但還有一個精神層麵的,就是之前說的為什麼我們要拍大片?要衝獎?其實也有大家對自己國家的電影信心也不是那麼足吧,市場也確實不好,大家也普遍希望得到外界認可。”
“”
“這都沒有問題,其實哎,總之這是一個民族自信心的事情。”
林浩轉頭,指了指黑板
“等我們以後電影市場多了,好電影多了,其實我們也就不用拘泥於獎項。我說獎項當然是個好東西,但希望大家也要有自信,文化自信,那就夠了。”
“會有那麼一天麼?”
林浩語氣平緩,但又堅定道“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