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行。”
林浩也不客氣,轉頭看著車窗上滑落的雨滴,稍作解釋道“最近在好萊塢拍了兩部片,票房比較好一點,算是立住了,所以一些美國的媒體也會對我關注比較多。”
以前關注他的多半也就是歐洲這邊。
林浩去年都還算是個文藝咖,但自從《活埋》橫空出世之後,他才開始有國外大媒體關注,而《致命id》雖然遠沒有《活埋》那麼投資收入比驚人,但確實是幫助林浩站穩了位置。加上今年的特殊情形,自然是媒體關懷不少。
“可以啊!厲害!”
“就彆說這些了,今年見得全是熟人,每個人都這麼說。一次兩次還行,再多一次就膩了。”
餘導誇張道“我還沒講那天我們在車上看你走紅毯,哇,那個架勢”
“”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人山人海”
一路敘舊玩笑自不必多說。
等到了德彪西大廳,就看見熱熱鬨鬨的來了好些人。內部門廳柱子上的照片是所有入選一種關注單元的導演照片,因為這裡是一種關注單元的主會場。這個能容納一千多人的會場,隻要有電影放映,門外永遠人山人海。
尤其是有知名影人出現的的時候。
更有媒體的到來讓現場更為閃耀。
對此,林浩表現得比自己的電影首映的時候還有耐心,各種儘量幫忙拉攏關注。至於這個時間嘛他踩著點來就是為了采訪不要過長,所以沒有過多久,大家就以電影快開場為由,匆匆進了大廳。
大廳裡人不少,感覺上座率能有九層。
“哇~”
“啪啪啪!”
“哈哈!”
甚至當幾人推門進來的時候,屋子裡還響起了驚呼,掌聲,還有笑聲。
林浩對著大家點點頭,快步走到前排就坐。但讓他有點哭笑不得的是,有片商另辟蹊徑地選擇在這裡堵著他,想談一下《殺人回憶》的事情,被他婉拒。
而餘力為也不多比比,直接開場。
他也不是第一次來戛納了,事實上,他99年執導個人第一部長片《天上人間》就入圍過,所以倒還淡定,反倒是這時候還年輕的刁亦男滿眼亮晶晶地一會看看屏幕,一會偷偷看看林浩,然後終於是在屏幕亮起過後,盯著屏幕不再亂晃。
片子開始的字幕就很衝擊。
“21世紀,亞洲,資本主義陷入危機,西方價值被質疑。”
黑色的屏幕上,一排英文字幕浮現,寫道“亞洲民眾身處意識形態和道德價值瓦解的邊緣,集結政治、宗教及國家情懷的組織——軌道——應運而生。”
“其教義為,舍棄現在,敬仰未來。”
大廳裡於是低聲議論紛紛,資本主義的末日這種事情
電影嘛,大家並不排斥。
至少大家現在興趣還很高,有點東西,於是青灰色的畫麵出現,飄著雪的畫麵中,似乎是在石頭上雕刻出的房屋出現。這就是餘力為的明日,一個未來的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