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取舍。
胡廣生是飽滿的,他想做黑道大哥的想法雖然可笑,但他是認真地,所以寧浩很希望有一個他靠著西山大橋護欄的長鏡頭來表現胡廣生的內心變化
這一段黃勃演的極好。
馬嘉旗作為漩渦的中心,是不是有些鋪墊少了些,所以自己會在她做出一些舉動的時候覺得不是特彆特彆流暢?
還有馬先勇這個保安,太平了,感覺就是個工具人,但他其實絕對不止於此。
就連李海根,也不是單純搞笑
所以林浩回國的頭天晚上,寧浩就特彆焦躁,活脫脫就是熱鍋上的螞蟻。
電影裡的每一個人物,每一段鏡頭跟他緊緊地擁抱在一起,親密,交纏,束縛,直至難舍難分。
大家看到寧浩的時候,他可能已經是一個成熟的商業導演了,但實際上看看他之前的《香火》,就知道寧浩也是有文藝時期的。尤其是,還跟賈樟柯這個家夥比比了一陣
“你是導演,你應該要做你的藝術表達,這才是最重要的。”
不過大概是當年《站台》的事情,他也不敢說太滿。賈慫慫又補上了一句“當然了,你老板的話也是很有參考性的。”
當年如果不是林浩當機立斷,最後拍完去了戛納,也許去之後的什麼威尼斯就不一定有收獲了。
反正那之後寧浩就折磨了好久,商業啊藝術啊都不太想放棄,直到最後一天。這貨躺在沙發上,難得的安靜抽煙。
迷茫又無措。
林浩和他之前並不熟悉,就是先通過市三尚杉的tokyo?filx這條路牽線,然後對方主動找上門。
按理來說找上門來的,應該是自己占優勢,但話可不能這麼說。林浩作為業界知名演員,製片人,資本家
總之上來就甩給自己一個本子,還是好本子,林浩他自己還不演。
得,那可不的拍好?。
然後拍攝的時候,林浩純作為製片在這裡呆了很久,期間不會特彆主動乾擾,除非他覺得演員狀態不行。再加上薑文的親自來訪,陳凱歌張一謀的電話指導,還有他一幫同學,朋友,都來串場。
壓力?
緊張?
還是說,自己拍到現在,什麼都舍不得就是因為最後剪出來的東西少了,不能完整自己的表達或者他人的期待?
不清楚,反正吧,他已經想著破罐子破摔,把這個版本拿給林浩看了。
21日,林浩回國,第一時間視察工作。
畢竟四月份之前就是最後的期限,這已經是戛納特彆給麵子+熟人的結果。不然的話,報名日期早就過了,一般人都沒有這個機會。
當然,如果你是王家衛那種級彆
可能戛納都沒有拿到完整版,就敢給他入圍主競賽。
總之吧,林浩不是什麼電影大師,他現在就是個製片。所以戛納那邊對他的推薦還是抱有希望,但也是要快點送過去,才能決定這部電影能不能入圍。
而林浩在國外的時候,也經常惦念著這部電影。大概是因為自己第一次,也可能是唯一一次這麼完整的以製片的方式出現,所以分外認真吧。
下了飛機,他回去收拾了一下,然後吃了碗紫菜蝦皮餛飩,又吃了根油條,還喝了皮蛋瘦肉粥吃了鹵雞蛋行吧,在國外的日子裡,確實懷念中餐。
但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今天他要去看寧浩剪的片子,上次他說有四個小時。
這個肯定不行,必須要剪。
他可沒興趣讓這部電影成為一個節奏拖遝的悶片,而且這個長度,上電影院,人家排你一場的時間,彆的電影能排兩場多。
所以還是希望短一點。
隻是他一進屋子吧,除了一地的狼藉,各種袋子盒子丟滿地,還有煙屁股之類的,就感歎這家夥真是命大沒有引起火災
然後,他就聽到一個好消息
寧浩片子剪短了。
和一個壞消息剪短了之後,還是有三個半小時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