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不愧是天生喜感的演員,再配合寧浩的天賦,拍這種黑色喜劇還是很有亮點的。期間設計的幾個笑點,畫麵定格,還有兩個新手劫匪最後摩托鬆離合,跟竄天猴一樣奔上去的場景,也是很好笑的。
然後
畫麵就開始快慢放交替,進入了一場兩人跑路的長鏡頭。
“”
踩著節奏,感覺配上個意大利歌劇可還行。
“總體,還行,但是有不少可以刪的。”
林浩看了一圈,有大段的可以去掉的表達,這麼明顯的起碼半小時。但好在,也有剩下的很好的鏡頭,剪掉的多半是一些銜接和人物的細微表達。
這種表達,可以有,但不能多。
觀眾會覺得無聊。
感覺寧浩是陷入了兩難境界,都想要,都沒做好。
那就好辦了,林浩這事和來當壞人公司作為主要投資方,肯定不能等你導演全權決定。所以肯定是要改,但不能瞎改,林浩也就是身為編劇就提提一些意見。
劇情為主,藝術為輔。
“但是,電影節”
剛放完影片的寧浩,感覺整個房間都被情緒鋪滿,但林浩這麼一說,搞得他有些懵。
林浩搖搖頭,表示“不是說電影節,就要拍那些不知所謂的東西。你要彆人也能看懂,起碼能聯想到。”
中國的電影第六代有一個怪圈,就是自嗨,有時候做太多自己才能看懂的藝術表達,要是沒有比較深的專業素養,你看你都不一定能看懂。
這可不行。
你可以大段的空鏡,你可以拍一支煙如何抽完,你甚至還可以一個角度紀錄一整件事情。但你不能隻是你自己懂了,你要在適當的時候告訴觀眾,讓他們也懂了。
否則,你就跟林浩一樣
我知道你會紅,但是也就隻有我知道。
寧浩本不是一個如此糾結的人,他在開拍前就已經各個事項準備就緒,屬於腦子裡有一定畫麵的導演。現在不知道是因為戛納和賈樟柯的影響,他覺得電影就要這樣
好吧,這年頭能走出去的,可能確實有點神神叨叨。寧浩給林老板搞得有些鬱悶,好在林老板大手一揮,道“先講好故事,中國太缺能好好講好一個故事的導演了。”
原本的打算呢,林浩是想看看片子,然後休息休息,吃吃飯,見見朋友,順便有空的話還可以去新開的超市那邊視察一下情況。也不知道送貨上門這個業務,現在怎麼樣了
而現在,他喊人來清理了這個地方,然後也住在了這一畝三分地。
刪刪減減。
前麵還算平靜,或者說寧浩看著是老板+投資人的麵子上忍著,快刀斬亂麻;後麵就有一點平靜下的火山了,兩人都是小心地試探著對方的底線,幾乎是一個鏡頭都能爭論好久的場景。
而且吧,剪片真的磨人。
寧浩剪片的時候,喜歡把屋子裡都拉成黑漆漆一片,這樣看畫麵清楚。但是這事巨費眼睛的一件事情,第一天下來林浩覺得自己眼睛快瞎了,就堅決開燈or拉窗簾,總之要有光源。
之後,就不會關注在這些環境了。
全在片子。
其實或許是編劇和導演的碰撞足夠激烈,竟然真的感覺把很多東西融進去了。
但是還是很散。
感覺整部電影被打成了一團亂麻,林浩第一次有一種還是不要太趕的意思。主要他也不是那麼自信,所以整部影片還是寧浩做主導,但是寧浩的狀態也不是很好。
中途寧浩還發燒,去了半天醫院。
等到飛機要起飛的前一天,兩人默默坐在桌前,看著這個兩小時十分的版本。說實話,這個長度放在電影節那妥妥的算短的了,放在電影院,也可以。
“不能再剪了,差不多就是這樣了,我就這樣了。”
“就這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