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電影節主席吉爾斯·雅各布開場,然後是本屆埃米爾·庫斯圖裡卡,少見的藝術指導當了主席,但畢竟人家是嫡係。兩人上來就是一堆“輝煌過去,繼往開來”之類的東西,巴拉巴拉。
嗯,有那麼些無聊吧。
期間林浩就看在台上的吳宇森,也是有點無聊的架勢。
兩人之前雖然沒有單獨見,但在19號的“中國之夜——慶祝中國電影誕生100周年”酒會上有碰過。
這位導演其實對林浩的態度很奇怪,說著想邀請林浩有機會合作,但又含含糊糊的。而林浩自己呢,也不是很理會從好萊塢敗退的吳白鴿。
賠的那麼厲害,回來之後依舊還是自視很高,直到《赤壁》再次撲街,《太平輪》那麼好的題材還是撲街,才慢慢安靜。
所以林浩也沒多在意。
畢竟在那個酒會上,章紫衣還在說著“我還在好萊塢門外”的話,林浩則是已經正式擁有一席之地的演員,麼得必要去討好一個已經被退貨的導演啦。
頒獎按部就班,四部華語片,三部都沒能撐到大獎環節
安慰獎三枚,請收下。
而主競賽單元,則是意外的順暢
最佳男演員獎給了湯米·李·瓊斯,來自《艾斯卡達的三次葬禮》,同時他也是本片的導演,屬於演而優則導的類型。
最佳女演員獎則給了漢娜·拉斯洛的《自由地帶》,這部戲一開始最吸引人的是主演娜塔莉·波特曼,然後電影上映後,讓人驚訝的是導演在裡麵用了大量的實驗性拍攝手法,直到最後拿獎,反倒是漢娜·拉斯洛成功。
至於評審團大獎給了也算眾望所歸的,吉姆·賈木許的《破碎之花》。
最佳編劇獎再次給到了來自《艾斯卡達的三次葬禮》的吉勒莫·阿裡加;最佳導演獎則是給了01年就憑借《鋼琴教師》獲得戛納評委會大獎的邁克·哈內克,他的新片叫《躲避》。
這也是戛納嫡係了,日後他將會二封戛納金棕櫚。
《無名之輩》則是拿下了評委會獎,這一點在之前《青紅》收獲了一個安慰獎之後,林浩心裡就有數了。
不算意外吧。
當然,讓·皮埃爾·達內和呂克·達內兄弟的《孩子》拿獎,則是讓媒體們事後歡呼的事情。
其實達內兄弟某種意義上,算是《無名之輩》被不看好的原因之一。因為他們這一次繼續發揚了半紀錄片風格的、晃動的、肩扛鏡頭的真實感,頑固地追求到底。
不僅在展映期間,獲得了當地觀眾的一致認可,更讓《無名之輩》慘遭對比拉踩,也最終順利成為有史以來第5位入主“雙金棕櫚”俱樂部的成員
這可真是厲害了。
但對於華語電影來說,當寧浩在台上興奮舉起獎杯的時候,才是今晚關注的最高點。
至於他後麵掏出稿子,磕磕巴巴開始感謝一大堆人的時候,也被媒體們友善地歸結為“獲獎了太激動”,而不是“沒見過這種大場麵,興奮過後,腎上腺素不足,就慫了。”
“最後,我要再次謝謝我的製片人,林浩。沒有他的努力,就沒有這一次的成功,謝謝!”
“啪啪啪啪!”
“哢擦哢擦!”
林浩坐在底下很平靜,當然他內心還是高興地,但也沒到那種程度吧。除非是《無名之輩》拿了個金棕櫚
想太多了,所以他就還好。
戛納的獎,他參演的電影幾乎都拿完了,所以也就還好。至於賽後,大家又開始給《無名之輩》鳴不平,林浩則表示“我不是,我沒有”。
這一屆水平就在這,彆亂吹了。
能拿這個,算是預料之中很好的結果了。他現在隻要好好地賣完片,就要好好地上飛機,飛米國,準備新的電影拍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