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浩的電影時代!
6月底,《分手男女》迎來第一次采訪。
導演佩頓·裡德率先出場,林浩緊隨其後,這倆一亮相媒體就開始哢嚓哢嚓照相了。而現場林浩感覺那是全美的記者都來了,因為這閃光燈此起彼伏的架勢堪比戛納紅毯現場。但等到詹妮弗亮相
“哢哢哢哢哢哢!”
“嚓嚓嚓嚓嚓嚓!”
“蹦沙卡拉卡!”
也算是久經“戰場”的林浩,也被前麵的長槍短炮轟得不自覺眯了眯眼。隻能假裝低頭找座位,來避開這一堆燈光的洗禮。
反觀詹妮弗,她昨晚就睡得很早,今天那是容光煥發的就來了。
麵對相機,各種淡定微笑。
畢竟國外的媒體,不像之後的國內媒體。拍下來還要給你多少美顏一下,再發上去,人家直接拍到什麼就是什麼——更彆說什麼角度了,再好看的人你都可能被記者從下到上拍個大鼻孔。
那她就隻有全方位戒備了。
以免媒體再度把她進一步塑造“棄婦”形象,這對她以後的事業發展非常不利。尤其是在這個《史密斯夫婦》即將上映的當口,那一堆堆精美的片花和宣傳,以及不停地洗白新聞的發布,說兩人並不相愛
讓很多人甚至覺得
皮特和朱莉看起來好像也很配啊
所以不行,絕對不能倒下!
而好在這裡的主題是《分手男女》,登場拍照的流程過後,大家很快開始對電影進行一些說明和宣傳。但感覺台下的記者都一副苦思冥想的樣子,似乎是在想沒拍到詹妮弗失落的樣子,他該怎麼辦。
哎,其實米國一直都有這種感覺。
一個女人和男人離婚了,無論女方之前多麼優秀,也要被打擊的一文不名。
堅強的如同詹妮弗,麵對媒體的惡意揣測能夠保持平靜;脆弱一點的如布蘭妮,本身就難受還被打擊,一堆媒體拿著她去世的新聞等著吃人血饅頭。
好在,兩人都最終沒有被打倒。
所以現在也是一樣,雖然之後的采訪也是非常淩亂,都不顧規矩的在問詹妮弗的戀情,但算得上是有驚無險地度過了應走的流程。
7月,棒球場。
滿滿的人群,中間是比賽場地,鏡頭從失誤的球員拉到了觀眾席。高矮胖瘦,男女老少,擁擠嘈雜,還伴隨著打工男生的叫喊“冰可樂!熱狗!水!”
於是鏡頭越往左拉,越來越近,忽然就是林浩的大臉。
“嘖!”
裡德看著直歎息這特麼的,老天有時候就是不公平的。這小子屁事沒做,就在那看球,這張臉就已經夠吸引人了!
一見鐘情,不就是看臉麼?
而這時候,鏡頭已經又往回掃,詹妮弗順著林浩的視線出現在鏡頭裡。
“哇哦!”就聽見林浩低聲說了一句,然後鏡頭再輕輕一晃
“cut!”裡德立刻喊道。
“費曼,你移動的太快了,我想要你再慢一點,好嗎?”
“好的導演,但也許我們需要休息一下,今天太熱了。”
“對!”
攝像師很資深,所以他敢提這個事情;群演觀眾則是因為真的被曬了蠻久,因為他們已經拍了快三個小時,從下午3點拍到快六點,真的足足曬了一下午的太陽。
這可是七月份,室外,還是鋼筋水泥的球場,還要不停為台下假模假樣比賽的球隊歡呼,喝彩,還是在這麼擁擠的現場
確實大家受不了。
於是裡德也隻能安慰幾句,就批準大家都可以休息一會。
至於同樣被曬著的男女主角,什麼話都沒有——這兩人好像從拍戲的第一天開始,就特彆的專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