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林浩每次使勁跑,是差不多250米左右。一次次跑出來,基本上都比較費力,偏偏還要每次都有那種腎上腺素迸發的感覺
畢竟是生死存亡的時刻。
所以跑出來的時候,他不能因為是遠景就放鬆了。
更要命的東西,還是老生常談
演員要按照導演和特效師的要求,各種點位,各種卡點,這種東西往往甚至比導演對演員表演上的要求還嚴格。
而且這種東西,很破壞演員的情緒。
這對那種體驗派的演員來說就比較困難一點,因為他的狀態不一定很穩定可能他表現好的一次,配合點位攝像配合的不好;他表演不好的一次,誒,對上了。
作為特效大片,導演往往會選擇後者。
因此有時候這些大片演員的表演時好時壞,或者甚至都不是很儘如人意,也是不意外的。
但話又說回來了
那是彆人嘛。
基本上林浩拍的時候,主要還是用了一些方法派的技巧,問題不大。多跑幾次就好了,就是太費力了,跑一次就要喘好一會哦。
如此這般,數日悄然而過。
8月3日,回國前夕的下午。
林浩和經紀人來到了一條步行街,這種商業步行街有一段時間這種特彆流行——中間是花圃和過道,兩邊是各種店,一般都是賣衣服的,咖啡的,那些比較高檔的小店。
當然這種店上,還有一些比較特彆的
特產店。
每次林浩拍完戲離開一個地方的時候,他都會去一些當地的特產店買些東西。雖然這些東西不一定質量多好,多真實,多好玩,但勝在一個特色到了他現在這個經濟條件,不缺錢,重點在新意。
當地特色,就算是有新意。
林浩喬裝打扮,進去挑挑揀揀,結果沒想到這一次好像失手了。
“嘖,怎麼感覺都跟一個工廠來的。”
商店的陳列架上,擺著一排排商品,五花八門看起來也是花花綠綠的,但莫名其妙有一股熟悉的感覺。林浩百思不得其解,他於是拿著起來翻看標簽
“ade??cha”
我丟?
這就跟國內無論是寬窄巷子,還是烏鎮古城,賣的東西都是從義烏批發過來的。感情這大楓葉國,也是同一批貨源地產的。
哎喲,愁的。
乾脆買個手工藝品吧,這個藤編的涼席還不錯,可以看看
等到天光漸暗,兩人逛得差不多了。
雖然兩個大男人逛街買東西,都是買給各自老婆的,但都還算審美不錯。買的東西價格不一定貴,質感肯定好。
收工!
買完這個就回北京了。
今天是3號,北京那邊已經是4號了,離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已經很近了。
但林浩回國可不是隻為了看奧運會的,在這之前還有一個事情要做,那就是火炬手傳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