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男女主有一段煽情和解表白之類的戲碼要演,所以你們先等一會再來——就哪怕炸彈三分鐘後爆炸,男女主也要深情表白兩分半然後最後30秒才去拆。
喂喂喂,煽情戲也要注意當前情況吧?
林浩之前也不爽這種片段。
可現在他的想法不一樣了在《2012》裡,他能演一個完整的情緒片段就好了。
所以你還彆說,今天這一段不錯。
兩個人在黑暗裡,隻有眼睛和聲音,最多算上個側臉。要演繹出兩人心結的訴說,感情不可追的懊悔,還有整個大背景,這一段算是很完整的。
林浩演了這一段,算是心情大好。
收拾收拾,準備去威尼斯電影節。
入選了主競賽《月球》被安排在了9月4號上映,國內算得上萬眾期待了。
因為到目前為止,會刊評分最高的電影是宮崎駿老爺子的《懸崖上的金魚姬》,這個沒的說;另一部日本電影,則是同樣來自日本的電影大師,北野武《阿基裡斯與龜》,也是32分第二。
本來這也沒啥,但被國內眾人寄予厚望的《蕩寇》卻以167的評分墊底主競賽單元電影,便是讓國內覺得完全丟麵子。
這部影片做的很倉促。
放映過程英文字幕時斷時續,也引起記者們不滿,中途退場2成外加放映後的噓聲是外國媒體最直接的反饋。
中國軍團什麼時候這麼丟過這麵子?
全場最低分
好在今年不隻是一部,《月球》也是中美合拍的,林浩主演至少就是有保障。所有人每一天都比前一天,期待林浩的到來。
“好的導演,到時候我會聯係的,北野武導演我們之前就見過麵,我會把你的敬意帶給他。”
“沒事,這事之後我就一直有空了。”
“我走了,拜拜。”
機場,林浩告彆劇組先行離開。
至於威尼斯電影節的事情
他對於這種情況感覺就是預料之中——餘力為是個好攝影,好副導,也可以說是還不錯的導演,但是他這次做的電影就像之前說的還是匆忙了。
也缺了不少東西。
從時斷時續的英文字幕就可以見一斑。
再加上08年了,外國已經不吃國內“貧窮落後”這一套了甚至還會來一句我剛看了奧運會,感覺中國也還挺有錢啊?
當然重點不是說這個了。
而是因為國外的觀眾看膩了這些畫麵,畢竟中國的這些拍以前日子的電影,有點像把傷口給彆人看,一次兩次外國觀眾覺得新奇,久了就也無趣了。
轉而要看作品質量
那這就必須各憑本事,一個起跑線上競爭了。
這樣的前提下,彆說餘力為自己就覺得有問題,就算沒多大問題,那也不一定能行——威尼斯電影節可是三大電影節之一,雖然氣勢遠不如戛納,但平台本身也是不低的。
平常心對待吧。
以前人家是覺得新鮮,但早晚會膩的。
林浩對這件事情沒有多說,不過同樣他也不覺得《月球》一定就能技壓群雄,戰勝兩個資曆頗深的日本老爺子拿到第一。
但這對媒體來說可不是這樣的了
本以為這一屆電影節是華語電影雙龍戲珠,結果其中一條龍直接沒飛得起來。那另一條龍,可不能再出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