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是該感謝《月球》的關注度,還是該頭疼。鄧肯·瓊斯從威尼斯回來的這些天,各種背景各種破事被扒了個底朝天,尤其是關於他的明星老爸。
有人於是就開始說
怪不得能成功,都是靠他老爸。
但其實事實真相是,他為了擺脫他爸對他的影響,早在高中時期就已經改掉了自己的名字,所以鄧肯是不服的。
有心反駁,但網友可不聽。
“所以你主要還是靠自己咯?”
主持人又問道。
“這個,我也不能說絕對。但至少有百分之八十的東西,靠的是我自己。”
鄧肯對此很自信,不由得再次強調一聲“我的意思是,如果不是這樣,我也不可能電影學院畢業後在37歲這一年才拍攝自己第一部長片。”
“這聽起來有道理。”
主持人還算有腦子,點點頭,道“也許人們需要減少一點星二代的偏見。”
“謝謝。”
“好的,那最後我們還有一份特彆的禮物要送給大家。”主持人看采訪也差不多了,就給了導播一個眼神,然後道
“請看大屏幕。”
兩人一起回頭,然後就看見屏幕上出現了林浩的身影
“嗨,大家好我是林浩。很高興這次我的新電影《月球》將會在本周五,也就是9月26日和大家見麵了。這部電影讓我在第65屆威尼斯電影節上獲得了最佳男演員的榮譽,我也覺得它是一部優秀的電影。”
“不止是科幻,不止是懸疑,這次《月球》會表達的更多”
畫麵裡林浩絮絮叨叨一堆,最後是個微笑的揮手“讓我們9月26日影院見吧!”
“噢噢噢!”觀眾們歡呼起來。
鄧肯頓時有些悲催,好嘛,要不是因為林浩之前拍攝也請了不少假,不然《月球》他就能來宣傳了。
這效果,肯定比自己宣傳更好啊。
這年頭,林浩在這種類型片內影響力肯定很高的,有他宣傳那一定是事半功倍。
但他的影響力可不止於此。
他現在已經發展到“林浩主演”這一張招牌打出去,即使林浩不親自過多參與宣傳,那也直接讓很多人預購了電影票。
很厲害。
也極少有影星敢這麼做。
林浩能這麼搞,第一是電影本身在威尼斯獲獎就是個宣傳,第二投資不大回本壓力也不大,第三就更簡單了他也沒有對這部電影抱有特彆高的票房期待。
因為也是拍攝這種類型的電影多年,林浩深知《月球》這種拍到一半就把最大懸念解開,然後之後就開始升華主題,探討人性的東西
國內觀感一般,定檔遇到困難。
歐洲觀眾很愛,但他們要十月份上映。
而米國觀眾則說不好喜不喜歡,畢竟在米國聊人性除非你是像《逃出絕命鎮》那種,對黑人有強烈共鳴的那種。
《月球》自然沒有了。
這裡麵講的是克隆人,不少人也不會與克隆人共鳴吧?
時間慢慢來到9月26日。
帶著一份未知的期待,淩晨0點05分,電影《月球》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