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浩的電影時代!
24日,中午時分,頗受關注的《冬天的骨頭》首映開啟——這電影節也就那麼幾部集中關注的作品,所以記者們平時都是到處亂跑,碰運氣找片子,經常是看了一天可能都是辣雞。
而像這樣有大佬製片作保障的,肯定是要來的,發新聞也就考完這些人了。
“哢嚓哢嚓!”
主創們一起在台上給大家合影之後,就直接進了影院觀影。工作室的幾個新人也跟小雞仔一樣跟上林浩,大步走進影廳,準備開始自己的第二次電影節觀影之旅。
是的,他們年輕人雖然倒時差,但還是早早爬起來看了一部電影。
詹姆斯·弗蘭科的《嚎叫》。
劇情還行,不過有些地方真要說起來,還是有點失望的。
“怎麼感覺,還是這麼寒酸。”
鄭凱有些嘟囔,他本來想象的電影節就是金碧輝煌,紅毯星光的,結果來了這感覺有點小貓兩三隻。彆說美女明星了,熱水都不好打,還得跟著排隊。
“本來就不是說來享受的啊,主要還是看電影如何。我們老師都說了,多看看這些國外的獨立製作人電影,有助於開拓我們的思維。”宋軼跟在後麵,也小聲道“上午的電影,不就蠻有意思的麼?”
“也就有點意思了,導演想要的表達和劇情鏈接不緊密。”鄭愷搖頭。
“是,主演也差了點感覺。”
雷大頭這時候開口發言。
倒是一直在思考的陳曉,此時也開口“我覺得也是,不過今天人家演員的表演,和我們國內明顯不是一個體係。我覺得,好像學到了點東西。”
“是什麼?分享一下?”
一群人熱火朝天討論,包子就有點無聊——畢竟這群人都是學院派出來的,聊的那也是一條條的,包括平時最內向的陳曉。
但還好,很快,電影開始了。
燈光暗下,然後亮起。
觀眾漸漸恢複了安靜,開始觀賞電影。
獨立電影節的一個特點就是,你會看到各種新鮮的風格,你會看到各式各樣的畫麵,所以當他們看到這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地區時,也沒有出奇。
密蘇裡州西北部,奧薩克地區,有著陰冷灰暗的天空。
芮是一個十七歲的少女。
和其他同齡人一樣,甚至更優秀的,是她有著修長的身材,漂亮的臉蛋,還有一段接下來長長的人生。
和其他同齡人不一樣的是,她需要自己照顧年幼的弟弟妹妹和有精神病的母親,至於父親,因為多次製毒多次被捕。
這次也是一樣,不過和以往的發展不一樣的是父親這次為了交足保釋金,抵押了家裡的房子、林場。
交到一半,卻又消失不見。
家裡已經隻有過期的食物和土豆,木材也不夠用了,馬匹也隻能給好心的鄰居寄樣,但這一切都難以持續。何況父親消失並不是隻是消失而已,他如果在開庭的時候不出現,法院將會收走他們的抵押。
必須找到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