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駕到!”
等到考前的基本儀式完成之後,隨著一聲大喝,皇上終於前呼後擁出現在太和殿前。
“參見皇上!”
一眾考生齊齊施禮。
“眾學子平身!”
皇上笑容滿麵,抬手示意。
等到皇上例行講了幾句激勵的話之後,便有內閣官員出來主持,吩咐一眾考生坐下來,並開始分發試卷。
試題隻有一道,約三百餘字。
要求考生就考題的內容作出深層次的辯論與分析,發表自己的觀點。
畢竟科舉最終的目的不是選才子,而是選拔官員。
當然,如果文采與書法並重,那就更是錦上添花,更加能讓皇上另眼相看。
拿到試卷之後,一眾考生拋開雜念,開始皺眉苦思。
這時,皇上坐在殿前,眼光遊移了一圈,最終落到顧鳴身上。
雖然他之前沒見過顧鳴,但顧鳴所坐的位置卻是他暗中吩咐人安排的,方便觀察。
“餘愛卿……”
靜坐了一會,皇上不由衝著站在一側的一個老臣喚了一聲。
此人名叫餘維,內閣大學士,同時也是內閣首輔,乃朝中一眾文官之首,相當於前朝的丞相一職。
“皇上!”
餘維趕緊側身揖了一禮。
“坐吧,彆站著。”
“這……微臣惶恐。”
一般情況下,殿試時皇上大多來轉一圈就走了,今日卻興致勃勃坐在這裡監考,餘維沒辦法,隻能站著監考。
“朕讓你坐就坐,來人,賜座!”
“是!”
當即便有太監應了一聲,並抬了把椅子放到餘維身邊“餘大人,請坐。”
“謝皇上!”
餘維衝著皇上施了一禮方才坐了下來。
畢竟他年齡也不小了,長時間站著恐怕也受不了。
“餘愛卿,假如顧鳴這次中了狀元,你覺得安排他到哪裡比較好?”
餘維愣了愣,下意識回道“皇上,按本朝一直以來的規矩,狀元郎不都是先入翰林院擔任修撰麼?”
翰林修撰,乃是從六品。
看似官品不大,但這隻是一個跳板,畢竟翰林院曆來便是朝廷培養高級官員的地方,很多官員都是先入翰林,再入內閣,從此平步青雲,位列當朝重臣之列。
皇上笑了笑道“沒錯,以前的確是這樣。但是餘愛卿,本朝以前好像也沒出現過考生在應試時引來天顯瑞象對否?”
一聽此話,餘維不由恍然……皇上擺明了是想重用顧鳴,現在無非是在試探他的態度。
莫不是皇上想讓此子直接進入內閣?
沉吟了一會,餘維不由恭恭敬敬道“皇上,微臣以為,假如此子真的脫穎而出高中狀元,還是先入翰林院比較好。”
皇上皺了皺眉“為何?”
“皇上,翰林院一樣乃是朝廷重地,顧生此去權當走個過場。
等過上個一年半載,微臣再向皇上舉薦,薦其入內閣,如此豈不是兩全其美?也省得一些個老臣在皇上麵前說東道西。”
“嗯,餘愛卿說的有理……”
皇上若有所思點了點頭。
畢竟內閣的地位太特殊了,朝中多少大臣盯著?
直接安排一個新人進去的確有些不妥。
雖說他是皇上可以任性一下,但,恐怕也會招來不少臣子的非議……
“不過皇上,此子的確非常人能比。臣聽聞此子能文能武,甚至還會法術。
那首三字經,更是驚豔絕倫。微臣以為,此子以後的成就……恐怕是難以估量……”
“哈哈,餘愛卿的想法與朕不謀而合……”
皇上欣慰地笑了笑,眼光再次投向下麵的一眾考生。
場中,一眾考生沒有一個動筆,皆在苦思中。
雖說殿試隻是排個名次,但這名次對於個人的前途來說,至關重要。
考的不好,恐怕就隻能得個功名,想要做官的話就得慢慢排隊等了……
到了晌午時分,昏昏欲睡的皇上突然來了精神。
因為,顧鳴終於動筆了。
他在鄉試、會試中皆引來天現異象,這,也正是皇上今日破例呆在考場的原因。
他想親眼看看,這次是否還會出現奇跡。
這是其一。
其二,顧鳴所寫的“三字經”已被他認定為曠世奇作,如此人才可謂千年難得一遇,他自然會格外關注之。
“治國有三本,而安國有四固,而富國有五事,五事,五經也……”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
這篇策論,顧鳴借用了“嶽陽樓記”中的幾句,再輔以前世的一些理念,結合當前時政,洋洋灑灑,筆走龍蛇……
“昂~”
正寫的來勁時,天空中突然傳來一聲悠長的嘯聲,聲震四野。
沒等眾人回神,隨之又傳來一聲宛若鳳鳴般的清脆啼鳴。
“這……”
餘維臉色驚變,急急抬頭看向天空。
同一時間,一眾考生也紛紛擱筆,抬眼四望。
聲音不知從何而來,似在耳邊,又似在天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