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聊齋寫小說!
不過,時間稍長蘭翠花卻發現有點不對勁了……
本以為丈夫隻是圖個新鮮玩玩,結果卻發現根本不像是玩玩那麼簡單,倒有點像來真的。
雖說白靈已經嫁人了,但朱大壯是個什麼樣的人蘭翠花多少還是了解。
萬一丈夫玩真的,花點銀子將白靈買下來,相信朱大壯這家夥絕不會拒絕。
一旦白靈嫁過來,對她的威脅可就大了……搞不好,她這個正房夫人地位不保。
這可是她最大的依仗,一旦被休,恐怕回娘家也得受儘家裡人的臉色。
如此一來,自然是寢食難安。
為了試探丈夫的態度,蘭翠花趁著丈夫不在家時找了個借口將白靈責罰了一頓,並將其趕回家。
結果楊重山一回來,聽說此事之後大發雷霆,當著下人的麵扇了蘭翠花兩個耳光,隨之又去將白靈接回府。
這下,蘭翠花的心真的寒了。
但她又不敢與丈夫對著乾,那樣隻會讓丈夫徹底和她翻臉,一切再無回旋餘地。
於是,便與婁阿術傾訴了一通,讓婁阿術幫著想法子對付白靈。
一聽此事,婁阿術也有些急了。
畢竟這也關係到他的利益,蘭翠花要是失去了楊府女主人的地位,那還有什麼利用價值?
思來想去,這小子一咬牙,決定一不做二不休,乾脆將楊重山一並除掉。
楊重山乃是獨子,他一死,楊家偌大的家業自然歸蘭翠花這個正房夫人。
於是,婁阿術便將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
一開始蘭翠花不同意,畢竟人命關天的事,而且丈夫一死,官府怎麼可能不查她?
但最終還是架不住婁阿術的遊說……
重要的是,婁阿術想了一出借刀殺人之計,不殺楊重山,也不殺白靈,而是殺朱大壯,再嫁禍給楊重山二人……
聽完婁阿術的想法,蘭翠花左思右想,感覺這個法子的確不錯。
不過,婁阿術又提出了一個條件,他可以幫著完成這個計劃,但是等到風頭過後他要與蘭翠花成親……
說白了,他要鳩占鵲巢,以主人的身份入住楊府,達成人財兩得的目的!
蘭翠花也沒辦法,隻能同意了婁阿術的要求,並且二人還私下裡簽了一份契約。
之後,婁阿術開始處心積慮尋找機會……
在成功得手之後,又讓蘭翠花拿出一筆銀子買通縣令迅速抓捕了楊重山與白靈,想要以最快的速度坐實二人罪名。
但婁阿術千算萬算,卻沒料到王壩旦的獨斷專行激起了一眾士子的憤怒,紛紛上書府衙替楊重山鳴冤。
這下,婁阿術有些慌了神……
為了自保,蘭翠花不得不咬牙又一次拿出一大筆銀子交給類阿術去打點關係。
這一次,婁阿術找的正是他的那個靠山,府衙的駐軍守備雷鈞。
按理婁阿術以前隻是個江湖混混,又是如何攀上雷鈞的?
說起來也是這小子走了狗虱運。
有一次,雷鈞的老娘親坐著轎子出城上香,剛出城門不遠,不料一匹驚馬直直衝來……
巧的是婁阿術正好就在一旁,這小子落難已久,一直就想找機會翻身。
不過這小子當時的想法很奇葩。
他早就看到了這頂華麗的轎子,也看到了兩個隨行的丫環,隻當是哪家的小姐。
一見驚馬衝來,雷鈞熱血一衝……腦子裡不由自主冒出英雄救美,美女以身相許的佳話。
要知道,戲裡、坊間可不乏這類的橋段。
一下子,婁阿術也不知打哪裡湧出來的勇氣,側著身子猛地向著那匹驚馬撞了過去……
雖說結果把自己給撞翻了,手也摔折了,但幸運的是他的努力終究還是起到了作用,將那匹驚馬撞得偏了一點方向,沒有與轎子正麵衝撞,險險錯開。
等到轎中人驚魂稍定,走下轎時,婁阿術方才發現……對方根本不是什麼佳人,而是一個白發蒼蒼的老太太……
這個老太太正是雷鈞的娘親。
老太太也算一個感恩的人,帶著婁阿術一起去上了香,又帶著一起回了府,讓兒子雷鈞當麵道謝。
雷鈞也算是個孝子,便給婁阿術安排了一個校尉的職務。
且說婁阿術找到雷鈞之後,也不敢隱瞞,將與蘭翠花合謀之事詳細告之了雷鈞,並奉上銀子,央求雷鈞幫忙打通府衙的關係。
否則,一旦查明真相,他小命難保。
結果雷鈞卻不敢收這筆燙手的銀子……畢竟他不像王壩旦那樣的捐官,大字不識幾個隻知斂財。
如果是普通百姓倒沒什麼,關鍵涉及到一個舉人,而且此案還驚動了一幫士子,這萬一鬨大了豈不是把自己也給搭進去?
但又念著這小子畢竟救過母親,於是便想了一個變通之計,直接將婁阿術介紹給知府範桶,然後撒手不管……
這範桶雖不是捐官,但卻是個貪婪之輩。
一聽此案的由來便知發財的機會來了,當即獅子大張口索要五千兩銀子。
婁阿術無奈,隻能再次回去找蘭翠花……
蘭翠花不大相信婁阿術,怕他從中克扣,便提出要親自麵見知府談。
結果這一去……
婁阿術心裡很是憋屈,但也沒辦法,他哪惹得起知府大人?
最終,蘭翠花花了三千兩銀子,總算是擺平了此事,楊重山與白靈被押解到府衙不久便定了罪,判了個秋後處斬。
本以為事情就這樣揭過了,哪知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案情居然會在最後關頭來了個大反轉。
正應了一句老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啪!現在,案情已經水落石出,本官宣判,婁阿術、楊白氏二人罪惡滔天,判斬首之刑,秋後執行。
楊重山、朱白氏乃受人誣陷,本官宣判你二人無罪,當堂釋放。
另,恢複楊重山舉人功名,相關公文待本官回京之後著人辦理……”
除了這些,範桶以及府衙另外兩個協辦此案的官員也被當堂罷了官職收監,待押回京城繼續問審。
包括雷鈞在是一樣,押往京城問審。
雖然他自以為機智沒有收銀子,但明知婁阿術殺人栽贓卻隱瞞不報,反倒還助其瞞天過海,自然也是逃不了乾係的。
消息一傳開,一眾百姓無不拍手稱快。
特彆是一眾讀書人,更是奔走相告……畢竟,他們中有許多人也為了此案出過一分力。
重要的是,他們心裡很清楚,這次之所以能夠打贏這場官司,全靠了一個特殊人物戍國公顧鳴!
如果不是戍國公一番明察暗訪,又親筆寫下狀紙,杜容輝又怎麼可能去告禦狀?而且一告就準?
當然,最感激顧鳴的人自然是楊重山與白靈。
楊重山備下厚禮,帶著白靈一起專程去了一趟郭北縣以示感激之情。
之後,有好事者將這樁奇案編成了戲曲、編成了評書,流傳於大街小巷、流傳於鄉野之間,讓更多的百姓知道了這樁奇案,以後其幕後的精彩故事……
不過,這件事對於顧鳴來說,也不過就是人生中的一個小小插曲。
在彆人看來,這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件。
但對於顧鳴無非就是舉手之勞,順手而為。
接下來,又進入了一段波瀾不驚的平靜日子,看書、寫字、做文章、畫畫、彈琴……
另外,書院也開始進入了招生籌備。
雖說書院又有了重新規劃,但最初設計的已經基本完成,可以少量招收一批學生作為試點。
當然,要招學生的話就離不了招募一些有影響力的名師。
在顧鳴的強大號召力之下,江南不少有名的才子一個個登門而來……其中,甚至還包括了唐演、祝之山、徐貞卿三大江南才子。
以及李清婉、蘇雨、夏若若等等一些知名的女才子。
這是因為顧鳴還打算專門設定一個女子書院。
不過,女子書院所學習的內容與常規書院有所區彆,主要以詩詞、史學、琴棋書畫為主,力爭將學員培養為多才多藝的才女。
得知此消息之後,柳如令也專程從京城趕了過來。
她可是詩詞書畫樣樣俱通,在女子書院任個女先生綽綽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