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禪房之後,當即便有寺中弟子泡了上好的茶過來。
感業寺畢竟是皇家寺廟,經常都會有皇家弟子前來禮拜,甚至皇帝與皇後不時也會前來,故而寺中自然是不缺好茶的。
閒聊了幾句後,顧鳴假意道“今日閒著無事,便過來上個香,隨意轉轉。”
“國師大人有心了。”
雖說顧鳴乃是儒家弟子,但,他倒也沒有太多的門戶之見,拜拜佛,上個香倒也沒什麼。
不過,無論是佛廟還是道觀,他隻行常規禮,不會像彆人那樣跪下來行大禮。
倒也不是他端架子,而是……如若他行大禮的話,大廟或許還好一點,小一點的廟恐怕會塌……
因為受不起他一拜。
畢竟顧鳴如今的身份不一樣,如今的他也算得上是一派宗師了。
上了香,顧鳴在方丈的陪同下在寺中信步遊走。
其實他已經暗中施展明察秋毫尋找一個人……
感業寺雖大,但在顧鳴的明察秋毫之下倒也算不得什麼,很快便鎖定了目標。
於是,故作不經意的走進了一間院落。
院中幾個尼姑正在賞花,聊天,一見方丈帶人進來便上前見了一禮。
“阿彌陀佛~”
在這幾個尼姑麵前,方丈倒也沒有端架子,隨之回了一禮。
因為這幾個尼姑皆是太宗皇帝生前的嬪妃,在這裡落發為尼的。
顧鳴也禮節性合掌施了一禮。
幾個嬪妃並不認識顧鳴,畢竟她們以前一直幽居深宮,哪裡有機會見到外人?
方丈主動介紹道“這位是國師大人。”
“啊?”
“原來是國師大人,如有失禮之處,還望國師大人見諒。”
“久聞國師大名,沒想到今日終有幸一睹國師大人的風采……”
其中一個年約花信之年的女尼似乎有些激動,衝著顧鳴合什道。
雖然剃去了頭上的青絲,但卻依然不失俏麗,說“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也不為過。
顧鳴此來的目標也正是她武照,被封為才人之後,獲名“武媚”,也就是後世人常說的一代女皇武則天。
成為女皇之後,武則天命人為她的名字專門造了一個專用字”曌”,也就是武曌,曌,意為日月當空照的意思。
雖然之前沒見過,但顧鳴依然感應到她與眾不同的氣息,這才循蹤而來。
當然,他可不是抱著什麼不良目的來的,而是準備點化她。
畢竟這是一個天命眷顧的女人,否則,怎麼可能成為一代女皇?
如此一個機智、聰慧,又有大氣運加身的女人,顧鳴自然不能錯過良機,準備收其為親傳弟子,想來日後的成就難以估量。
於是,顧鳴衝著武照笑了笑,問道“不知娘娘出家前叫什麼名字?”
“回國師,貧尼俗家名字武照。”
“武照……好名字。”
說到這裡,顧鳴側過身衝著方丈道“方丈,在下近日正在四處尋覓天資聰慧的弟子,今日偶見武照,觀其根骨清奇,天姿出眾,打算收其為弟子,方丈意下如何?”
雖說武照乃是先皇的娘娘,但顧鳴畢竟是國師,連皇上有時也得稱其一聲先生或是老師,收娘娘為徒倒也沒什麼不妥。
一聽此話,方丈頓時臉色一僵。
心中暗自叫苦……你選誰不好,為什麼偏偏是她?
方丈心裡可是有數的,他知道武照在感業寺恐怕呆不久,不定哪天就被接進皇宮。
但,顧鳴開了口,他也不好明說,隻能道“這個……她們幾個皆是先皇的嬪妃,老衲作不這個主……”
顧鳴笑了笑“無妨,隻要方丈沒有意見,皇上那邊我自會出麵去講。不過……不知娘娘有沒有意見?”
“這……”
這下,武照的眼神不由變得猶豫與糾結起來。
正常情況下,這對她來說是一件大好事,這意味著她可以離開感業寺還俗,從此不用再過這清苦的生活。
可是……
她心裡仍有一線希望,希望有一天,新皇上來到這裡與她敘舊,接她入宮……
“無妨,娘娘可以考慮考慮,皇上那邊,我先去問問口風。”
聽到此話,武照倒是心裡一喜。
因為這樣一來她就可以不用猶豫不決了。
如若皇上對她還有仍有牽掛,那肯定不會同意她離開感業寺,等時機成熟時就會來接她。
如若皇上同意了,那……她也就死心了,隻能麵對現實,重新開始一段新的人生。
“嗯,多謝國師關心。”
這句話也算是給了顧鳴一個回應。
總之,她沒有拒絕就是。
離開感業寺之後,顧鳴便徑自來到了皇宮。
如今,他進入皇宮簡直就像回自己家一樣方便,連皇上都沒有這麼方便。
畢竟皇上出宮不是小事,得驚動不少人,安排不少護衛。
見到皇上之後,顧鳴先談了一些當前的一些時政,並提出了一些建議。
趁著高宗皇帝心情大好時,方才道“皇上,臣有一事想要拜托皇上。”
“哦?國師但講無妨,朕準了!”
出於對顧鳴的信任,高宗皇帝都沒問什麼事便先應承下來。
不過,顧鳴可不想鑽這樣的空子。
君無戲言,既然高宗皇帝應了下來,那這件事也就穩了,就算他再為難也沒辦法,畢竟都應了,怎能出爾反爾?
但,這樣的話勢必會惹來一些不好的效果。
所以,顧鳴笑著擺了擺手“皇上不必先準,先聽臣講完再做決定也不晚。”
“嗬嗬,莫不是國師這件事很重大?”
“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是這樣,今日臣去了一趟感業寺,發現了一個好苗子,名叫武照,臣準備收其為弟子……”
“什麼?武……武媚?”
高宗皇帝大吃一驚。
“沒錯!”
顧鳴點了點頭。
“可是……可是武媚……她……她是先皇的嬪妃……”
高宗皇帝結結巴巴想要解釋。
“皇上,其實有些事你大可不必在臣麵前藏著掖著,你與武媚娘娘的事,臣多少也知曉一些的。”
換作彆的臣子,要是敢當麵說出這樣的話,恐怕命不久了。
但,高宗皇帝再不喜,也不敢與顧鳴發作。
“這個……既然國師知道,那就當體諒一下朕,朕還打算待滿一年之後去接她回宮……”
果然,這家夥真的沒有死心,想娶父皇的妃子。
雖說顧鳴不想強行乾涉大唐的走向,但不管怎麼說,太宗皇帝,長孫皇後待他不薄,就當還個人情,他也得阻止一些未來將要發生的大事。
於是便勸解道“皇上,你剛剛登基,當以國家大事為重。
你也知道武照乃是先皇嬪妃,如若你不顧一切接她回宮,勢必會讓朝野上下議論,對皇上的名聲不利……”
“既然已經有過一段情,皇上當知足了,該學會放下,以國家大事為重,不要再沉迷於兒女私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