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坐的是一輛往山海關運送煤炭的車,妥妥的敞篷的,夜裡開起來,冷風嗖嗖的。
祁山將自己的大衣裹緊了,黑夜中隻露出一口小白牙道“這是貨車,要是客車的話,那是封閉的,裡麵不僅僅有座位,還有臥鋪。對了,還有餐車,一邊吃著酒菜,一邊坐著車……”
“你快彆說了,說得我口水都流下來了。”鐘老三皺著眉頭道。
祁山道“等到了天津,保準有好吃的等著你。”
鐘老三急道“趕緊跟我說說,都有什麼好吃的?”
一旁的鐘老大十分無奈地道“老三,你有點出息沒有?”
鐘老三厚著臉皮道“大哥,天大地大,吃飯最大是不是,我就是了解了解。那啥,祁山,你接著說。”
祁山笑著道“要說天津啊,那小吃的曆史悠長的很,主要是麵食,特點在於選料之精細,製作之嚴格,製法之多樣,且各味兼具,富有濃鬱的地方風味。曆史上天津小吃的經營方式十分靈活,有的擺攤設點、前堂後灶,有的走街串巷、現做現賣,各類小吃攤販成群,網點成片,風味突出,品種豐富,呈現一派繁榮景象。”
“最有名的要數“狗不理”包子了,這是四海皆知的天津風味小吃之一,迄今已有近百年曆史,號稱‘天津三絕’之首。”
鐘老三嗤之以鼻“狗都不吃,還給人吃,能好吃的了嗎?”
陳林書在一旁笑了起來。
鐘老三道“你笑什麼,難道我說的不對嗎?”
狗不理這個名字也勾起了鐘老大、鐘老二等人的興趣,他們雖然不說話,但是全都支棱著耳朵。
祁山笑著道“狗不理包子的創始人叫高貴友,為圖吉利,長命百歲,父母便給他起了狗不理的乳名。清朝末年,高貴友隻身進蒸食鋪做學徒。手藝學成後,便與人合擺了一個包子攤。隨後,他苦心琢磨,不斷實踐,逐步摸索出和水餡、用半發麵製麵皮等獨特方法,使所製包子湯滿油足,外形漂亮,有咬勁,吸引了眾多顧客,買賣日益興隆,“狗不理”的乳名也與包子的美名一起不脛而走。後來,包子攤擴大成一間門麵的包子鋪,起名“德聚號”。但是,人們叫順了嘴,仍稱狗不理,新字號反倒漸被忘卻,不為人知。”
他家境殷實,之前曾經跟父親到北平、天津一帶遊曆,因此對天津的珍饈美味、風土人情信手拈來。
“原來是這麼回事!”鐘老三道,“聽著都讓人流口水,到了天津我得多吃幾個。”
祁山又道“‘桂發祥’什錦麻花是天津小吃‘三絕’之一,因其店鋪原設在東樓十八街,故人們習慣稱‘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也是‘三絕’之一,除此之外還有煎餅餜子、‘石頭門坎’素包、‘芝蘭齋’糕乾、‘明順齋’什錦燒餅、元寶酥、‘上崗子’而茶、鍋巴菜等等,絕對能夠讓你大快朵頤。”
“啥叫大快朵姨,是個什麼姨?”鐘老三問道。
“就是吃的香的意思。”祁山訝然失笑。
鐘老大道“行了,老三,閉上嘴巴,還沒到天津呢,你這西北風都已經喝飽了,哪裡還有肚子吃什麼小吃?”
眾人都低聲笑了起來,鐘老三麵紅耳赤道“大哥,你是我親大哥,有這麼糟踐親兄弟的嗎?”
半夜的時候,眾人在天津郊外下了車,找了個破廟打尖歇息。
在車上凍了一個晚上,偏偏在廟裡還不能生火取暖,這一夜十分的難熬,除了六個崗哨之外,其餘的的人都沉沉睡去。
常淩風將祁山叫到身邊道“你去過天津?”
祁山道“去過,不過那都是三四年前的事情了,當時我爹去那裡做生意,我也就跟著去了,最長的一次在那裡待過小兩個月,一些地方還算是熟悉,隻不過不知道現在變成什麼樣子了。”
常淩風道“對於運輸的事情你了解不?”
祁山道“團長,一般的騾馬大車什麼的,我爹倒是有一定的關係,隻不過不知道那些設備行不行。”
常淩風道“一般的騾馬大車恐怕不行,我的那批貨物分量可不輕。”
祁山道“那要是將這些貨物拆分開了呢?”
常淩風道“這倒是個辦法,但是有幾件核心的貨物即使拆分了之後分量也不少,當然了具體情況還需要看到這批貨才行。”
祁山道“行,我到了天津之後,就開始聯係運輸方麵的事情。”
常淩風道“先不忙,這個事情你不要露麵,不然很容易被鬼子追查到你爹的身上。”
祁山苦著臉道“那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