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慶帝回過神來,略微挑了挑嘴角,不答。
可內閣第二天便擬下了旨意,定北侯府衛家,複爵。
因著衛大老爺已經去了,衛家三子都在科舉一途上有建樹,因此內閣破例商議,允許衛陽清以官身襲爵。
隨著複爵的旨意下去的,還有發還明家一眾被充沒的家財的旨意。
聖心如何,天下人自然有眼睛看。
門庭冷落了十數年的定北侯府一時間門庭若市,賓客盈門,一時間連門房上的人都應付的有些吃力了。
幸好,內閣封賞的旨意不止一家。
錢士雲家不必說,去了的老太太還被追封了個誥命,又有皇後親自賞賜了奠儀,一時風頭無兩。
五城兵馬司指揮使竇建英家裡也著實熱鬨了一番。
而其餘的,慶和伯府的林三少也著實亮眼,被隆慶帝擢升當了錦衣衛指揮使。
曆來錦衣衛就不是個講究什麼資曆的地方,可是這等年輕的錦衣衛指揮使,還是頭一次見,而且內閣議定之後,廢除了錦衣衛都督一職,意思便是,如今錦衣衛,便隻剩兩個錦衣衛指揮使相互掣肘。
而另一個指揮使,如今還未出現呢。
林三少一時炙手可熱。
相比較起來,臨江王府得的好處就不那麼顯眼了。
夏鬆這回並沒有再接見自己愛徒,隻是讓兒子出去給楚景行帶了個口信——
安分守己,未來可期。
楚景行翹了翹嘴角,恭恭敬敬的對著夏鬆的書房方向作揖行禮,而後才轉身走了。
夏鬆的心腹幕僚便歎氣讚賞“臨江王府三位王子,竟無一例外是人中龍鳳可惜了”
的確都是聰明人,可是聰明人,往往想的太多。
沈琛當年是父母雙亡,才被親舅舅接到膝下充當親兒子教養,可這回,明家翻案,平西侯沈聰的案子便也一同被翻出來了。
沈聰是無罪的,而沈琛業已長成,平西侯這個爵位究竟是怎麼說,還要看上頭的意思。
按照夏鬆自己對隆慶帝的了解,這爵位是絕不會放回的,那麼沈琛便隻能是臨江王府的郡王了。
臨江王府也不是個太平地方。
不過這樣也好,隻有不太平了,上頭才放心呢。
夏鬆歎了口氣“但願聖上如願以償。”
生個兒子。
掀起了這麼多腥風血雨,但願日後的日子都能過的平靜一些。再多來幾次辛酉事變,朝野動蕩,絕不是什麼值得開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