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兵王之叫我魏和尚!
河野聯隊是鬼子在侵華初期,兵強馬壯之際,成立的標準聯隊。
該聯隊下轄三個步兵大隊,一個炮兵大隊,滿編大約4400人。
而到了抗戰後期,由於兵員匱乏,鬼子的滿編聯隊,基本上就隻有3000多人,配置的火力也大為削弱,所以李雲龍的獨立團敢於挑戰鬼子的一個聯隊。
這些天攻打鐵鋸嶺,305團方麵占據地理優勢,河野聯隊這仗打得相當殘酷與艱難,整個聯隊戰死和重傷失去戰鬥力的高達三百多人。
這是河野聯隊這段時期遭遇的重大挫折,令聯隊長河野大佐大為光火。
他向來自詡善戰,視國軍若無物,沒想到卻在這鐵鋸嶺遭遇挫折,止步不前。
今日他打定主意,不能再拖延下去,無論如何鬥必須拿下第二高地及其附屬的山嶺,將支那軍隊的陣線打出一個缺口,從而達到擊潰支那軍隊的目的。
是以,他根據二號高地的地形,每次都派出極限兵力--一個大隊的兵力,然後三個大隊依次交替,輪流全力猛攻。
每次發起進攻,河野聯隊的炮兵大隊都會依照河野大佐的命令,進行炮火準備。
彆的不說,光是那四門75毫米的重炮,就夠支那軍隊喝一壺的。
按說在這樣的炮擊下,支那軍隊必然死傷慘重。
可是今日已經結束的兩次衝鋒,最終都可恥地失敗了。
第二次的進攻,明明前頭的勇士已經到達坡頂,結果對麵來了個不要命的反衝鋒,硬是把第二大隊逼退下來。
眼下即將出擊的,是河野聯隊第三大隊。
那個訓話的小泉少佐,正是第三大隊的大隊長。
他當然不必親自帶隊衝鋒,帶著一個小隊的預備隊,駐足原地,目送部下發起仰攻。
小泉少佐已經記不清,這是自己的大隊,第幾次對二號高地發起進攻。
這些天他的大隊每日都要打一兩次二號高地,為此他也損失了不少優秀的士兵。
小泉少佐非常清楚,山頂的支那軍隊已是強弩之末,這可以從他們的火力輸出看出端倪,想必對手的戰損比皇軍大得多。
或許這一回,他的部下可以把勝利的旗幟,插到這座並不陡峭的山頭上。
就在小泉少佐抬眼望向坡頂時,魏大勇也正拿眼瞧著他。
魏大勇目測了一下自己與小泉少佐的距離,大約在300米左右。
他摘下背後的98k,架在戰壕上,不緊不慢地把表尺如數調好。
大頭還以為魏大勇是因為沒上過戰場,看見敵人心理感到緊張,迫不及待想要開槍,連忙說道“彆慌,不要浪費子彈,看見那塊石頭了嗎?離這邊整好80米,等鬼子兵過了那裡再打不遲!”
魏大勇沒有理會他的嘰嘰歪歪,開始全神貫注瞄準小泉少佐。
大頭順著魏大勇的槍口角度,終於看清他的目標,居然是幾百米外的鬼子少佐軍官。
離得這麼遠……
那個少佐的人影,看起來就隻是一個大致的輪廓,麵容和外貌特征,一概無法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