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兵王之叫我魏和尚!
石原家族原本是九洲島的望族,族中子弟多有仕途亨通之輩,同時也不乏在軍中位高權重之人。
當年日寇殖民台島之初,石原家族中的一脈,就隨軍在台島紮根,並且大多數人都成為殖民政府裡的高層官員。
石原小次郎和石原小三郎都是在台島出生成長的“新移民”。
由於他們具備純正的鬼子血統,父親又是高級官員,天生就要比台島的漢人和原住民高貴許多,因此自幼就接受了良好的文化教育,可以說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天之驕子。
這兄弟倆相差不過一歲,從小就一起玩大的,比起大他們好幾歲的太郎來,感情格外親近。
小次郎自小就展露出極高的天資,每一門功課的成績都非常優秀,還長期堅持跟名師學習射擊、劍道和空手道,同時對醫學有著濃厚的興趣。
他雖出身名門,家庭環境又極為優越,但與那些紈絝子弟截然不同,總是能夠嚴於律己,處處都透著一股異於常人的風範。
到了十六歲那年,小次郎就已經完全符合進入東京帝國大學就讀的條件。
但是小次郎毅然放棄了自己非常熱愛的醫學專業,也放棄了進入本土高等學府的機會,選擇公費留學。
他進入世界排名第一的德國柏林軍事學院留學,目的就在於學習先進的軍事知識,以便學成後為天皇陛下效力。
相形之下,小三郎的履曆就遠沒有這般亮眼。
他在台島讀完高小後,就回到本土。
小三郎父親的意思是讓他報考早稻田大學繼續深造,不過他自己對學習不感興趣,就偷偷報名進入特高課的培訓機構,接受了秘密的特務訓練。
兄弟倆完成學業後,小次郎在德軍帝國師盤桓一年,毅然回到台島,進入了軍事部門。他不負眾望,很快就成為佐級軍官。
而小三郎完成訓練後,拒絕了父親幫他安排進入情報本部的提議,堅持要前往中國戰場,從事特務活動。
兄弟倆分彆走上不同的道路,身份的差異,加上聚少離多,也並不影響他們打小培養起來的兄弟之情。
身為石原家族後一輩的新秀,小次郎被很多人關注,同時也被很多人看好,認為他一定會成為日本軍界史上最年輕的將軍。
所以,小次郎的性格比較高冷,對於除了貼身警衛員武藏之外,對於旁人一向是若即若離,不冷不熱,就連他的父母和兄長都不能幸免,唯獨對小三郎卻格外親熱,兄弟情深。
眼下從中村大佐口中聽得,小三郎居然死在一個綽號“魏和尚”的家夥手裡,小次郎一時之間無法接受這樣的事實。
他努力地控製自己的情緒,但聲音聽起來依舊有些嘶啞,渾不似素日裡那般清亮悅耳“小三郎他…為何會失手……”
小次郎想不出弟弟有任何敗露身份的可能。
因為小三郎自幼生活在台島,日常接觸到的身邊人,除了同為日本殖民政府官員的子弟外,還有很多漢人。
非但如此,小鬼子在台島實行殖民奴化教育,很多學校均要求學習雙語,故此小次郎兄弟倆的漢話,說得極為流利,若是不認真識彆,很難聽出破綻。
頻繁的交往接觸,耳濡目染,令他兄弟倆的言談舉止,大體上跟國人並無兩樣。
有了這樣的先決條件,對於小三郎從事特務活動,有極大的幫助,輕易不會露行跡,栽跟頭。
如果僅僅是這樣,小次郎還不敢確保弟弟會萬無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