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三分多鐘的時間,劉工就把這些嫩芽都倒到了邊上的席子上,然後再席子上開始揉撚搓團。
“揉撚的作用,就是破壞茶葉的細胞,為接下來的發酵做準備。”劉工笑著說道。
“揉撚得好,發酵均勻、徹底,茶葉的香味也會更濃。要是遇到了高溫天,有時候其實都不用發酵,隻要你揉撚得好,發酵也就做完了。”
“爸爸,咋跟做醬塊子似的呢?”跟著在邊上看的小苗苗好奇的問道。
“哈哈,確實差不多,不過這個茶葉團可不能摔。”老劉笑著說道。
“劉工,能不能讓苗苗揉一會兒啊?彆看是個小小的人,乾活也是一把好手呢。讓小家夥用力揉搓就行了吧?”
劉工笑著點了點頭,“這都沒關係,讓孩子玩唄。”
小苗苗這就開心了,直接湊上前伸出小手就開始揉。作為愛勞動的孩子而言,這個活是越乾越開心。
“劉工,剛剛我就有一個疑惑。聽您話裡的意思,綠茶、紅茶,是因為發酵工藝的不同?”老劉終於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劉工一愣,樂了,“確實是這麼回事。綠茶是不發酵茶,采下來的嫩芽直接製茶。紅茶和黑茶,就是全發酵茶和後發酵茶。也就是說,咱們空中的綠茶、白茶、紅茶這樣的分類,是根據這些茶葉發酵程度不同來區分的。”
“差不多就是綠茶、白茶、黃茶、烏龍茶、紅茶、黑茶,這樣的發酵程度。您要是留意一些,那些綠茶因為沒有發酵,衝泡之後一個個葉芽舒展開之後,就好象剛剛采摘下來似的。”
“得嘞,今天可是長知識了。”老劉苦笑著說道。
“我一直以為吧,綠茶就是綠茶樹上長的,紅茶就是紅茶樹上長的。至於說啥烏龍茶、黑茶啊,這也都是各自的茶樹上結出來的葉子。”
沒有人會拿自己的無知當有趣兒,老劉這是誠實,因為在剛剛之前他對於茶葉的理解都是這麼區分的。
哪裡會想到實際的情況是這個樣子啊。也就是說同一棵茶樹上的葉子,根據製作工藝的不同,就能夠製作出全係列的茶葉來。
他以前喝茶的時候其實更多的也是喝綠茶,紅茶很少喝。人生處處皆學問啊,這些知識要不是劉工給他普及,恐怕這輩子都得想當然下去。
劉工也不會因為他的“無知”來嘲笑他,隔行如隔山麼。你看他現在對茶葉很了解,對咖啡豆他也是一竅不懂。
相反的,他還覺得劉文睿很坦誠。因為換了很多人就算是心中有疑惑也不會問出來,而是不懂裝懂。
小苗苗乾活的時候也是個實誠娃,很賣力。尤其是現在的茶葉因為在鍋裡炒了那麼一會兒,嫩芽中也有汁水滲出來。隨著小家夥的揉搓,透著一股子清香味,很好聞。
小苗苗小朋友現在基本上就是揉一會兒,將小手送到鼻子邊上嗅幾下,美滋滋的樂一會兒,然後再接著揉。
小家夥手上的勁道沒有劉工大,但是可以通過時間來彌補。揉撚機不也是這樣麼,那還是靠葉芽自身的重力作用呢。
看看小家夥揉製得差不多了,劉工在邊上拿出來一個他自己縫製的紗布口袋,將這一團茶都給裝了進去。
紅茶產業老劉還沒有正式上馬呢,所以也沒有發酵室。但是這個也是沒啥太大關係的,老劉家裡有壓力鍋啊。
下邊放上點熱水,搭個小架子,把紗布口袋往上一放,蓋子一封,這就完事。
“一個小時左右就差不多了。”劉工笑著說道。
老劉點了點頭,“這裡邊的學問太多,比咖啡漿果的處理工藝複雜多了。”
“老板,您是因為沒接觸過,所以才覺得很複雜。等將來咱們的茶廠開工,用不了半年的時間,您就都了解了。”
“無非就是根據環境溫度,調整一下發酵時間。要是有了發酵室,能夠人工控製溫度、濕度,形成了完整工藝,那就更省心。”
“還是現在好啊,啥啥都能控製。放在以前的時候都是憑借著經驗,到了夏秋時節,揉完就直接上鍋炒了。要不然這個就不是紅茶,而是黑茶。”
“而且這邊出售的紅茶好像都是紅茶碎吧?在生產的過程中,還會有不同的揉撚要求。反正現在也不急,機器都是一樣的,也好處理。”
老劉再次點頭,這方麵劉工是專家,將來他咋說咋做就完了。自己彆跟著瞎摻和,那是在搗亂。
有時間了,自己摘點鼓搗一下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