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全能網紅!
花依珊表現出了對於“經典歌曲”格外渴求的心態,梁騰一開始有詫異,也有點不適應。
畢竟到了商業時代,梁騰印象中還真沒有哪部電影舍得單單在“音樂”這一塊,投入如此巨資。
音樂部分的投入,當然少不了。但預算一開始就確定下來,幾乎不會再隨意增加。
也就是說,整部電影那麼多的配樂,投資的錢是固定的。你覺得這一首主題曲好,花費了大價錢購買。那麼,“音樂總預算”在主題曲支出多了,勢必在其它配樂方麵的支出,就會減少。
這是一個需要平衡的音樂總預算。不可能電影哪部分的音樂,都給出高價。你得按著總預算去買歌。
哪怕有一批好歌你很中意,但預算不夠,也隻能降低要求,另外購買價格合適的次一等的歌曲。
這是慣例,是行之有效的作法。存在即合理。梁騰也如此認為。
這花依珊,明顯不按以往的慣例出牌。
她對於整部電影音樂方麵的要求,給人的感覺,真達到了要求“儘善儘美”的程度。
梁騰如果不是滿腦子“神曲”壓陣,還真有點抗不住。
梁騰開始懷疑,這花依珊要給一部業內人士公認的“超級爛片”,配上最高水準的音樂,並且還是從頭配到尾,全方位、無死角的。
這大反常態的操作,肯定懷有不可告人之目的。
無論如何賣力去包裝那部垃圾無比的狗血電影,也不可能捧紅它的啊。
難道花依珊連這起碼的覺悟都沒有嗎?
還是說,她有了不妙的預感卻依舊不死心,要背水一戰?
這能行嗎?
就像一匹斑馬拉出來的屎。就算一開始看著有“黑白相間”的紋路,挺新穎彆致,再配以精美的包裝,不明真相的人們看了,誤以為那是蛋糕店新推出的主打美食,也會產生出購買之心。
但一坨屎就是一坨屎,再怎麼賣力的包裝及宣傳,再怎麼在外觀上下功夫改進,都不可能風行的。
原因無它,隻要吃一口之後,絕對“零”回頭客。
而且吃過的人會怒不可遏的給差評,崩塌的口碑從此開始。接下來的人,連品嘗都不會去品嘗了。
說真話,梁騰感覺花依珊導演的電影就像那坨屎,完全沒希望了。
如此情況下,花依珊還投巨資向他“定製”全套的電影音樂,這舉動就顯得意味深長了。
梁騰也不傻,很快就有所猜測。
電影票房那邊基本沒希望了。還有爭一爭價值的,是什麼呢?
難道?
梁騰腦裡靈光一閃,忽然想到了電影要真正留名,無非就兩個渠道一是票房大賣;二是斬獲海外大獎。
花依珊應該是朝著後者去努力了。
嗯,也不能叫做“努力”。這家夥什麼也沒乾啊。就是一味的砸錢叫我弄出電影的全部配樂。感覺是要“榨乾”我的全部才氣,去爭奪“嘠那電影節的原創音樂大獎”啊。
大概猜透花依珊砸錢買歌的意圖了。
明白之後,梁騰頓覺自己的“身價”,有暴漲的趨勢。
注意!這並非心態的澎脹,而是對於自己的“價值”又有了更清醒的認識了。
自覺成了花依珊“最後一根救命稻草”的梁騰,覺得有必要跟花依珊好好談一談。
有吳瑕這層交情在,梁騰不大可能對花依珊“落井下石”,對出售的歌曲臨時加價,獅子大開口。
在已經是“天價”的基礎上,繼續無止境的加價。梁騰拉不下麵子。
那他想談什麼呢?
坦率說,梁騰這次有點看上了花依珊“虧損”的天賦了——就像花依珊看中他寫歌的天賦似的。
“天賦”這東西啊,就像懷裡揣著夜明珠在黑暗中行走。無論你如何掩飾,都不可能遮掩住夜明珠散發的光芒。
梁騰現在最渴望擁有的就是“虧損”天賦。
這才是應對“係統”結算的大王牌、大殺招。
偏偏他缺少的就是“虧損天賦”。
無論如何努力去“虧損”,結果虧損的效果,很不理想。
這是經過多次“實戰”證實了的。
實戰經驗多了,梁騰也摸索出了一些應對之策。自己沒有“虧損天賦”是吧?他是開公司的,完全可以招攬一大批擁有“虧損天賦”的超級人才啊。
比如像花依珊,梁騰真正動了“愛才”之心啊。
想象著真能把她招攬到公司,公司的虧損大業,肯定能實現“質”的飛躍,從此蒸蒸日上。
有了上述想法,梁騰看花依珊的眼神,就變得不一樣了。
從花依珊的角度,很敏銳的察覺梁老板看她的眼神變得古怪之極。
那種眼神怎麼說呢?不像是色狼盯上了獵物,饑不可耐的那種貪婪眼神;也不像純粹的藝術欣賞眼光……
那是一種讓人說不清道不明的複雜眼神。
若真要花依珊說出,對那種眼神的體驗,那就像老子看著自己的“廢材兒子”,本該“怒其不爭”的,但偏偏當老子的卻非常滿意“廢材兒子”的敗家能力。連連讚歎不已。
對!就是這種感覺!
很古怪的感覺啊!完全沒有邏輯性可言。
知道兒子是廢物還敗家敗個不停,為何老子會欣賞他讚歎他呢?
花依珊真心無法解釋,自己為啥會如此解讀梁老板眼神的含義。
但她的這種感覺真真切切。
花依珊不知道,她那神秘的“直覺”準確無比。
梁騰確實最欣賞她的一點,就是她“虧損敗家”的能耐。15個億的投資啊,賣啥吃不香啊?為何會在一部理應是低成本的電影中,花了個乾乾淨淨。
拍得如此糟糕,錢又投得那麼多,注定要大虧特虧的結果,這些無不證明著花依珊超級強悍的“虧損天賦”啊。
這樣的梁騰急需的人才不招納,難道公司要專門安置像莫鴻鯤這種胡亂拍個“美食視頻”,都能大火的員工嗎?
那豈不是公司明麵上賺得盤滿缽滿,梁騰背地裡卻一如既往的窮得叮鐺響嗎?
梁騰不能忍。
如今發現了一個能讓你的公司一億一億虧損的超級天才(儘管公司現在沒有一億億的資本供花依珊虧損,但超級人才,完全可以先“人才儲備”嘛),梁騰再不出手招攬人才,那就是他自己捉不住機會。
以後再怪不了誰。
吳瑕有些猶豫不決。
花依珊的意思,隻要梁騰能繼續拿出像主題曲那種水準的“神曲”,多少個“六百萬”都舍得掏。
但剩下至少還得寫三首歌,時間又趕,估計梁董的“庫存”也掏空了,這種情況下,實在難以保證剩下的歌都能達到“六百萬”的級彆。
但沒有“六百萬”,那究竟該定價多少才合適呢?
感覺問題繞了一圈,最終仍然回到原點。
吳瑕和花依珊依然難以給出比較合情合理的單曲價格。
就在這時,梁騰緩緩的開口了。
他的話令大夥腦子一下都轉不過彎來“花大導演,你對鄙公司的印象如何?”
都什麼時候了?怎麼突然就無緣無故的問起對方,對於自己公司的觀感呢?
花依珊心想我對你公司的看法極端無比!像你這種貌似“偷哄拐騙”五毒俱全的皮包公司,要嘛通過騙術迅速崛起,累積驚人財富。要嘛很快被揭發被查辦了,不複存在!
花依珊依然覺得,梁騰開辦的就是一個“騙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