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全能網紅!
燕千羽也稱得上“眼疾手快”。吳瑕朝著“水潭”滑去的一瞬間,她就俯身下去抓吳大小姐。
可惜忽略了這是一段下坡路,並非平地。
儘管燕千羽在“電光火石”的一霎那間,抓住了吳瑕左腳跟。但下衝的慣性,也帶著燕千羽腳底重點不穩,一個趔趄,也一頭朝著“懸崖”似的水潭摔了下去。
燕千羽畢竟是仗著身手敏捷才被選中,擔任吳大小姐的貼身保鏢。
她的反應極其迅速,一隻手抓緊大小姐的左腳,被下墜的強大慣力帶著跌往“深潭”,她倉猝間,仍然伸手往峭壁上抓去。
大半個身體已經跌出山徑,燕千羽試圖抓到山路的邊緣。
隻要能穩得下墜的身體,緩過一口勁,她就可以慢慢借力,攀回山中小徑上麵去。
這個時候,梁騰剛也從二女遭遇的意外情況中回過神,趕緊衝到峭壁邊上。蹲下身,左手握住一棵不到半米高的“矮鬆”,另外空著的那隻右手,就去拽著燕千羽的胳膊。
燕千羽沒抓到山路的邊緣,纖細的手掌摳到峭壁的泥土中。沒想到那兒的泥土鋪了十幾公分的路基後,堅硬極了。她用手去摳它,直接把幾根指尖碰得鮮血直流。
饒是如此,也才摳進了半寸的手指而已。這點深度,根本就不足以受力。
如果不是梁騰及時拽住她的胳膊,直接就被下墜力道奇重的吳瑕帶著,扯跌到底。
燕千羽拖一個人,都感覺到了巨大的下沉之力,梁騰是承受著兩個人的下墜力道,感覺更強烈。
還沒等他緩過勁來,“哢嚓”一聲悶響,是梁騰左右握住的那棵矮鬆,樹杆直接斷裂的聲響。
同時目睹此情此景的梁騰和燕千羽二人,心裡都忍不住大驚失色。
沒辦法再挽回,三個連成串的人兒,一塊摔到了山底下的那個水潭之中。連同半截被拉斷的樹杆。
“水潭”中濺起好大一片水花。
巨大的衝力,讓三個摔入“水潭”的人,下沉到了挺深的一個程度。
這時候必須慶幸有這樣一個“水潭”了。沒有這個水潭來緩衝下墜的衝擊力,絕對要把大活人摔得嚴重傷殘。
當然,有個前提,摔到“水潭”內的三人,必須個個都識水性。否則,沒被摔死,也要被寒冷的深水嗆死。
梁騰、吳瑕、燕千羽三人的水性都還不錯。
這裡麵梁騰和燕千羽乃農村出來的孩子,小時候經常在農村河邊玩水,很少有不識水性。像吳瑕這種地道的“帝都人氏”,城市長大的娃,居然也泳技嫻熟,那算是意外的好事。
三個懂遊水有經驗之人,在身體接觸到水潭之前,就提前深吸一口氣,閉住了呼吸。
摔入水潭之後,他仨不僅沒嗆水,還能從容觀察這水潭下的情景。
這個水潭的水,比他們之前的想象,要深得多了。
就這巨大的下衝力道,不斷地迅速下沉了一、二十秒了,仍然未見沉到潭底。
三個懂水性的人,沉入“水潭”之後,梁騰就迅速的鬆開拽著燕千羽胳膊的手;燕千羽也迅速的鬆開緊握吳瑕左腿的手……如此,才不至於影響會遊泳的同伴。
在水中糾纏在一塊,更危險。
巨大的下墜衝擊力,把梁騰三人帶到了“水潭”的深處。
借著白晝的明亮光線,三人身在水裡,衝力被水的壓力抵消之後,居然可以看到“水潭”的潭底距離他們隻有數米了。
就在下方,還有大約六、七米就要見到“水潭”的底部。
估計這個“水潭”大約有幾十米深吧。潭底此刻也遊動著一些魚類。
從那些魚族的角度,驟然看到三個“龐然大物”出現,也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大大小小的各式魚類,嚇得四處亂躥。
大部分都紛紛往上方逃離。
梁騰他們三個眼尖,卻發現有一條體形扁平的“多寶魚”,慢悠悠的擺動著魚尾,沒有選擇跟隨其它魚類的“逃亡路線”,卻鑽到了左側一塊宛如假山似的怪石的後邊,消失不見。
那塊像“假山”般的怪石,梁騰他仨早就注意到了。距離他們沒有多遠——那不是重點。重點在於,大夥也算是“福氣”,一直摔入“水潭”深處,恰巧就避開了那怪石。否則跟嶙峋的怪石磕到一塊,不死也傷。
看到有條“多寶魚”躲到了怪石之後,梁騰和吳瑕、燕千羽也動了好奇心。
很想知道那嶙峋怪石的後麵,藏著什麼?會是怎樣的一番光景?!
三人相互看了一眼,通過眼神,短暫交流了意見。然後,幾下就遊了過去。
嶙峋怪石後麵,就是一堵峭壁。更準確說,就是那“望帝峰”南麵的山體底部。這已經無路可走了呀。
見到這樣一個情景,燕千羽暗暗有點失望。
梁騰和吳瑕卻比她更細心。
在他倆看來,那條“多寶魚”雖然扁平,但個頭極大,實乃二人平生僅見的最為巨大的“多寶魚”。這樣一個家夥,不可能“憑空消失”。
嶙峋怪石背後是山體峭壁,它應該是鑽到了地下什麼縫隙之中。
嗯,那怪石後邊的底部地麵,就長滿了有1米高的海草。難道,“多寶魚”就暫時躲藏在海草之中?!
梁騰和吳瑕也不是出於要抓“多寶魚”來吃的目的,隻為了解除心中的一個疑問。於是又遊到水草上方,近距離的仔細觀察。
這一研究,就被他倆發現了異常。
那挨近嶙峋怪石的海草中,似乎隱約透著一點黑色。看上去,梁騰和吳瑕有了一個初步的判斷要嘛是藏著一個體積較大的黑色的魚類。要嘛就是有一個洞口。
梁騰和吳瑕覺得,還是後者的可能性更大啊。
如果那海草中藏著一隻黑色的魚族,剛才就有一條“多寶魚”急躥到那兒,焉能不把魚族驚動起來?
如果說,那裡就藏著一個隱蔽的“洞口”,多寶魚就鑽進去,躲了起來,這更能合理解釋“多寶魚”的憑空消失。
當然,那個洞裡麵究竟有多深?梁騰和吳瑕現在還難以判斷。
可能很淺,隻有三、兩米就到頭了。也可能挺深的。
或許是以前此處還沒有積水,形成這樣一個“水潭”之前,陸地的一些擅長打“洞穴”的動物開鑿出來的,少說也打了有十幾二十米的那種“洞穴”。
水裡沒有擅長打洞的動物,陸地可是挺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