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全能網紅!
呂浩子帶著5000萬現金,遠走高飛、隱姓埋名,當然對吳瑕和梁騰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影響。
不過這影響相當有限,頂多也就是一些“名譽”方麵的負麵觀感。疑心大的人,有點懷疑吳瑕和梁騰在幕後跟呂浩子或許達成了什麼交易。
呂浩子那樣子“攜款”一走了之,受衝擊的無非就是他的債主,還有那些小股東們。他們可是在此次賣廠的事件中,一點利益都沒有沾到。
這些利益受損的人士,之前又受吳瑕委托人的一再鼓動,才不斷去“圍剿”呂浩子,給他施加最大程度的壓力。
如今呂浩子直接鬨失蹤了。小股東們一開始,還不曉得他“失蹤”之前把整個“烤煙廠”都打包賣掉了,還以為既然最大股東不見,他們這些小股東聯合起來,是不是可以賣廠啊?
結果一通征詢後,得到的消息,把他們直接驚呆了。
呂浩子“失蹤”之前,動用他作為最大股東的權力,直接把“烤煙廠”的所有地塊都賣給了一個名叫“梁騰”的商人。
這,這叫什麼事啊?!
小股東們沒有哪個是蠢人,馬上產生了聯係,之前那個吳瑕的朋友就一再鼓動他們去“施壓”呂浩子,逼著呂浩子就以對方5000萬的“報價”出售掉“帝都烤煙廠”。
現在呂浩子人溜了,廠也賣了,該不會是直接跟對方交易了,拿到5000萬直接遠走高飛?!
目的?那還用問嗎?就是不打算把賣廠所得的幾千萬,分潤一部分給他們這些小股東啊。
彆說他們這些小股東了,就連借最多錢給“烤煙廠”的銀行,估計也是一分錢都沒從呂浩子那兒撈到啊。
呂浩子這家夥,真是不打算理他們了啊。隻管自己過好。
小股東們痛心疾首,當然要懷疑吳瑕及其朋友,其實就跟呂浩子是一夥的。
如果不是如此,怎麼可能完全撇開他們這些小股東,還有銀行,就單單把5000萬的款項打入呂浩子的個人賬戶。讓呂浩子可以從容的取出現金,直接開溜?!
吳瑕和梁騰的信譽,因此受到了高度的質疑。
當然,沒有啥實質的影響,隻不過在某些人群的心目中,覺得他們這些有錢的富豪,良心都是大大的壞。
但小股東到了現在這境地,也是“敢怒不敢言”。本來就是受著利益驅動,一方麵想巴結吳首富,看看能不能有些生意場上的“機遇”?
另一方麵,則是“烤煙廠”正式賣掉以後,小股東們也指望從中得回一部分“股本”。
現在美夢破滅了,撈回一點“股本”,大概率是不可能了。呂浩子這家夥真狠啊,直接把賣廠的幾千萬統統卷走,一分不給他們留下來。
小股東隻能把這種“委屈”往心裡咽下去。既然若乾年前就成了“呆賬”的股本要不回來了,那也罷了,無可奈何之事。犯不著跟吳瑕的“代理人”撕破臉皮。
假設,他們的態度畢恭畢敬,能最終討得吳家人的“垂憐”,這對他們這些小股東而言,就是數十年難得一遇的重大機遇。這種“機遇”不可棄!
“股金”老實說吧,都投入了二十幾年了,一群小股東總共投入2000萬到“帝都烤煙廠”,分攤在每位股東頭上,多則投了100多萬,少則才幾十萬。小股東們也沒有哪個指望“取出”這些“股金”來“救急”(其實在“烤煙廠”陷入財務危機以後,這些“股本”就很難取出來了)。
這也是小股東們最終很快“消停”的重要原因之一。
見到這些“烤煙廠”的小股東都很聽話,明白了大勢之後,不再鬨騰,吳瑕反而感覺有點過意不去。
她也沒想到呂浩子那家夥真夠“無情無義”的,到手了5000萬,居然一毛錢都不給小股東們留下來。
既然那些小股東們聽話,吳瑕覺得有必要“獎賞”一下他們。
吳瑕在商業環境長大,當然一眼就看得出,那些小股東多則投了100多萬,少則投入幾十萬,現在看起來是討不回這些“股本”了。但在他們“入股”烤煙廠之初,廠裡效益還算過得去,小股東們持續了數年“分紅”。就他們領到的“分紅”,也差不多各自拿回了七、八成的“股本”了。
再一個,“帝都烤煙廠”曾經有過好事情啊——由廠裡出資拿地皮,然後廠內各員工按照工作年限及“貢獻大小”,來分配麵積大小不一的“福利房”。
儘管房子是大夥“集資”才建起來的。但大夥幾乎隻出個“成本價”,就拿到了“福利房”。比起周邊的商品房價格,便宜一半以上不止。因此“福利房”的分配,也不是你想要多少麵積,都可以隨便的。
要論資排輩。
當時呂浩子也煞費苦心,才擬定了一個比較靈活卻能讓大夥接受的分房方案普通的廠裡工人,分配多少“福利房”麵積,關鍵看工齡。每工作一年,就有資格購買15平方的“福利房”麵積。
而這“分房資格”有個最底條件,那就是起碼入“烤煙廠”工作12年以上了,才能夠參與分房。比如說,才“進廠”工作了11年,那就不符合分房條件。而入廠的“工齡”剛好有12年,那就可以分到18個平方的“單間”——相當於“公寓”房似的。
而在“烤煙廠”工作最長時間的那名姓“謝”的老工人,工齡多達39年了,那他能購買的“福利房”麵積,就達到了585平方。
謝老工人在“帝都烤煙廠”工作到了快退休,一輩子都買不起“帝都”的房子。臨退休時,卻可以以“市場價”三分之一左右的價格,購買到58平多的“福利房”。他對“烤煙廠”負責人呂浩子的感激,真是發自內心的啊。
大夥都覺得,謝老工人運氣挺不錯,剛好在退休前兩、三年解決了“住房”問題。如果謝老工人真正挨到退休,辦理了領取“退休金”的一切手續,廠裡的規定是不再讓“退休工人”參與購買“福利房”。隻能是“在職”的工人才有資格購買“福利房”。一退休,那謝老就啥都撈不到了。
其它不符合購買“福利房”資格的工人,卻背後說呂浩子的壞話,認為這家夥哪裡是為了替廠裡工人謀福利啊。他定下的購買“福利房”必須至少12年工齡的標準線,其實就是專門替他呂浩子本尊“量身打造”的——擬定12年的最底購房條件時,呂浩子剛好就“入職”烤煙廠12個年頭了。
至於其它小股東,哪個不比他“入職”更早?股東們的利益,沒有一個受損。
該“照顧”的各種關係人物,在那一次“集資建房”的福利瓜分中,都得到了各自相應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