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全能網紅!
寧婷的感慨不能說錯。
做為女兒的她,對於寧新老人的關注,似乎還比不過梁騰這樣一位“陌生人”。
梁騰當然知道寧新老人這輩子直到辭世,最大遺憾是什麼?
但如果沒有羼和了個人的利益在裡麵,他也隻會選擇“袖手旁觀”。
要滿足寧新的“夙願”,將要付出的“經濟代價”,著實不輕。
按照如今的出書成本,計算一下吧。正式的出版一本書,“出版商”一般最少的“印數”會限定在2000冊(不說大出版公司會把最低“印數”限定在2萬冊1萬冊,就算是不景氣的小出版公司,出一本書,最少也得印它2千冊吧)。再比這個“印數”少的話,就會導致印刷廠每冊的“印費”要漲,屬於出版商的“利潤”也隨之攤薄了,出版商覺得不劃算,寧可不去簽下你這書稿的版權了。
但梁騰如今考慮著,要替寧新老人“出書”,目的不為了“贏利”,僅僅是基於要跟他老人家“搞好關係”的善良心願,因此,梁騰可以再進一步的壓縮“印數”。
梁騰暫定,每本書就印它1000冊吧。
梁騰前世也是大約這一年吧,在老家印過“族譜”的,因此對於印刷方麵的價格,還是比較門清。無它,為了省錢嘛,問過好多家印刷廠。
印一本25萬字左右,“32開”大小的書籍,用70克紙來印,印刷的成本大約在5元到8元之間。
就以最貴的8塊錢一本的印刷成本來計算(畢竟是在“帝都”附近找印刷廠了,比梁騰老家的印刷廠當然要貴),印刷它1000冊,印刷成本是8000塊。
而且,既然名義上是“正式”的幫寧新老人“出書”,那麼每本書印1千冊,給寧新支付3000塊的“稿酬”是應該的。畢竟25萬字的小說,可以印300頁左右。300多頁的書籍,定價一般在25元到30元之間,按照定價百分之十,每冊書支付“版稅”3元,印1000冊,那就該給寧新3000塊的稿費。
還有,就是梁騰本身不是開出版公司的。他得跟正規的出版公司合作,由對方替你安排“書號”。像寧新這些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寫作的老人家們,還是比較看重“書號”的。覺得沒書號印刷出來的書,充其量隻能算“個人印刷品”。
梁騰要幫寧新“正式出書”,跟出版公司合作,由它們申請“書號”,這每一本書的成本,起碼增加1萬塊。
上述幾樣,就是出書的大概成本了。
梁騰當然不可能替寧新將全部的手稿都印刷出來。
將近500部啊。沒有那麼大的精力和時間,也完全沒必要全部印刷出來。畢竟那些東東,印出來也沒人看的。有浪費“紙張”和“金錢”之嫌。
梁騰可以的話,本意當然隻想替寧新“正式出版”三、五本書,意思意思,滿足一下寧新的“夙願”,也就可以收手。
然而,這樣到底顯不出你梁騰給予寧新老人的“恩惠”啊。你想付出這一點點,就獲取寧新的大人情嗎?
有點不現實。
梁騰仔細作了評估,就算不把全部500部手稿統統“正式出書”,那也得“精選”其中100部手稿,正式出版。這樣送給寧新老人的人情,才足夠大。
大到可以令老人家對你“感激涕零”的程度。
而且,從自己作品手稿中挑選100部最滿意的“正式出版”,這也可以看出你對這事兒的認真負責。這完全可以視為你是“發自內心”的“賞識”寧新的作品,而並非彆有居心。
梁騰甚至用上了“心理學”的分析法,最終才敲定幫寧新“出書”的數額,就限定在100部。
前麵計算過了,正式出版這樣一部手稿,需要支付8千塊印費,3千塊稿費,1萬塊轉托出版公司申請“書號”的費用,合計成本為2萬1千塊。
一定正式出版100本書,那起碼得準備210萬。算是投資到寧新老人身上的錢——“結善緣”的投資。
這210萬,對於如今腰纏數十億的梁騰,並不算什麼大錢。哪怕把500本手稿統統正式出版,那總計花費也就上千萬。梁騰現在拿出這筆錢,眉頭都不會皺一下。
彆說是他,就連寧新那個剛“創業”幾個年頭的女兒寧婷,如今公司走對了路子,賺得盤滿缽滿,讓她拿出這一千萬,也並不太困難。
但她壓根就沒有往這方麵想過啊!
父親從來沒有表露出對於“出書”的渴望,寧婷也就忽略掉了,老人家心裡有多麼盼望著“正式出書”。
要不,怎麼會說,女兒寧婷對於寧新的關心了解程度,還遠遠比不上梁騰呢?!
老人不是純粹的一位“文人”,把自己創作的文字變成“印刷字體”,算不得他的愛好。他隻是單純的覺得,自己在寫作這上麵,耗費了近30年的歲月,還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年華,最後“出書”無果,連一個“圍觀”的,“喝彩”的人都欠奉,實在令人感到寂寞。
寧新尋求的,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心靈的慰籍。
梁騰正因為深深了解這類人的心理,把握寧新的想法很準,他才有很大的把握,通過幫寧新“正式出版”,來收獲寧新的真正的情誼。
到那個時候,梁騰跟跟寧婷談“合作事宜”,還是真正的拿出一棟價值不菲的“大廈”,來換取寧婷的公司的一小部分股份,有寧新老人參與說項,梁騰給出的“價碼”不低,最後雙方欣然原“達到合作協議”,就水到渠成,情理之中。
梁騰如此這般,進行了一番“沙盤推演”以後,認準了方向,擬定了戰術,就不再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