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全能網紅!
梁騰仍在猶豫,究竟是直接把“學車”的“駕校”轉回到老家那邊的“駕校”呢?
還是留在當時他工作的城市的“大駕校”,再搏它一搏呢?
梁騰的親戚基本上都在老家那邊工作的,因此,他也通過一些親戚朋友,打探過了老家那邊的“學車”考試的情況。
老家畢竟屬於小城市,而且不是那種底蘊深厚的小城市。雖然“學車考證”在家鄉的小城市裡,沒有梁騰工作的大城市那麼多的“新規”,尤其是在“直線行駛”這個梁騰最為忌憚的項目中,老家那邊的“考場”,沒有要求行駛的“直線”必須保證不偏離30公分。
沒有這樣的要求,對梁騰而言,處是比較歡迎的一件事兒。
但親戚朋友了解的內情頗多,也跟梁騰交了個底。老家的“駕校”也有不好的一麵,那就是大部分的“駕校”都習慣於從學員身上“撈”取好處。
特彆是“科目三”外出練車,教練就指望著幾位學員“輪著”請他吃大餐了。每次到了飯點,總要驅車到跟他有“聯係”的飯店。一頓吃下來,起碼百兒兩百。教練也能從飯店老板那兒“提成”幾十元。
這樣子天天有提成的話,一個月下來,也有一千多的額外收益。
另外,教練還會以“加油”啊,“買煙”之類名目,讓學員們“強迫加自願”的幫他加,幫他買。
反正練一次“科目三”,本來“補考”費就是一千出頭吧,但你學下來,起碼給你整到兩千多。如果“補考”掛了,之後繼續按照上述“標準”,繼續砸錢進去吧。
梁騰“科目三”還有3次“約考”機會,“科目二”還有4次“約考”機會。如果按照老家那邊的“駕校”的“實際花費”,那豈不是要差不多2萬左右去繼續完成他的“考駕校”的學習進程?!
之前他就已經為了這個“證”投入1萬多了,如今還得要他繼續投入2萬多?最後能否順利拿證?仍然存在“失敗”的可能啊。
如此情形之下,梁騰覺得很頭大。有點退縮。
畢竟,就算要把“學車”的“學籍”遷回到老家去,繼續考證,也必須非常謹慎。
以前的規定,是報了某地的“駕校”以後,在三年有效學期內,不允許遷移的。後來規矩放寬了,允許遷移了,但也僅限於可以“遷移”一次而已。
隻有這樣一次寶貴的“遷移機會”,梁騰覺得必須謹慎再謹慎。一旦遷到老家那邊的九流“垃圾駕校”,他就等著挨“放牛血”般的痛宰吧!!!
但老家的“駕校”啊,遠比不上大城市的“駕校”規範呀,不止是一家的教練有“吃、拿、卡”的現象,那屬於比較普遍現象。不敢說百分百是如此,但起碼百分之六十左右是存在如此亂象的。梁騰不敢保證自己把“學籍”遷回老家的駕校,真的運氣好,能挑到一家比較規範的駕校!
當時,梁騰幾經思索,忽然想到了他外婆家那邊,有一位疏堂的舅爺,似乎聽說前兩年改行當起了“教練”了。
於是梁騰又跟他的那位疏堂舅爺取得了聯係。唔,其實就是輾轉的通過其他人知道了舅爺電話,通了個長途電話。
疏堂的舅爺仍記得梁騰。畢竟老家那兒的親戚中,跑到大城市去混的人不少,但能混得一份比較體麵的、薪酬不低的工作的,也寥寥可數。梁騰也算是其中一員。疏堂舅爺不自覺的,也高看梁騰一眼。
通了長途電話,梁騰才知道舅爺並非在老家當“教練”。他是跑到了老家的“首府”城市去當“教練”。
他為了多賺錢,也不想給大駕校“打死工”,賺取那點微薄的底新+提成。
疏堂舅爺以前做過許多行生意,也算是小有積蓄。尤其是舅爺在老家那兒,隻蓋了一層的房子,外帶裝修好,就“進人”入住了。這種情況下,他還有點“積蓄”用來作投資,那也挺正常不過。
舅爺自己投資了一部“教練車”,然後就到“首府”城市掛靠了一家大型駕校。那家大駕校,在“首府”城市也排得進前五名了。掛靠在它的名下,每年要交納一筆所謂的“管理費”,也是不菲。
但舅爺需要借助對方那大駕校的“名氣”,才好去“招生”啊。否則自己注冊一個“駕校”的名字也成,但招不到學員,你就等著喝西北風去吧?!
舅爺這樣自備“教練車”加盟,每年固定給一筆錢大駕校,叫“加盟費”也好,叫“管理費”也罷,反正給了錢,對方就允許你用它的“招牌”及“名頭”。如此而已。
有了大駕校的“招牌”以後,剩下的,你就自己“招生”。招得夠一車的學員,你就可以自己帶他們“練車”,負責送他們去“考場”考試,直到過關。不過關的話,按照“首府”駕校行業的競爭態勢,那是得免費學車的。
而“首府”的相關部門也大氣,考“駕照”掛科,有4次補考機會,都是可以免補考費的。繼續學車“補考”的話,也僅需向原來的“教練車”繳納不算太多的燃油費和複訓費之類。大約也就在幾百塊的幅度。並不太貴。
因而舅爺也承認,在當地十幾個城市中,其實就數老家的“駕校”吃得最鹹。在“首府”學車拿證的平均費用,比老家的學車花費,幾乎低了大約三分之一以上了。
舅爺計算了一下,大約要在“首府”城市招2個學員這樣,才能抵得上在老家這邊招1個學員賺的“利潤”。
再說得具體些,那就是在老家一年下來,招生達到4、50人,就抵得上在“首府”城市招生7、80人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