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全能網紅!
用心算一筆細賬,其實有“大姐”和“姐夫”的幫襯,封了上萬塊的紅包,“小女婿架子工”家裡擺的30桌“進人酒席”,完全衝抵了自己出的那部分。
不僅如此,還頗有贏餘。
這不奇怪。要知道,那一萬塊是單單“大姐”和“姐夫”封的賀儀紅包而已。請的30桌人,封的“封包”合計不可能還沒到一萬塊吧?!
當然,這些酒席有一些是鄰居什麼的。這些家夥就非常會“裝傻充愣”。也就是說,封個50元的紅包,就帶上一家好幾口人來吃你家的酒席。主要是小孩子帶的多。
就算是小孩子,也占了一個位置的。1桌坐滿也就8個座位,有時候遇上“厚臉皮”的鄰居,就一家人占據了大半桌“酒席”了。
那可是500多每席的“成本”啊,對方才封50塊就如此“胡吃海喝”兼“打包”……招待這樣的鄰居及其家人,當然是虧本的。
但要臉皮的鄰居還是占多數的。另外,親戚朋友們儘管不會特彆封得多“封包”,但如今的世道,都是100和200塊了,所以累加起來,可以收回不少的“開支”。
而“周教練”細品著“小女婿架子工”自辦的酒席,憑著自己豐富的經驗,就知道其實“貴”不到哪裡去!
說是有3碗“扣肉”,除了兩碗是比較正常的“扣肉”外,還有一碗是“豬頭扣”,用豬頭肉做的“扣肉”,這“豬頭”肯定要比“一刀切”的豬肉便宜多了。
如果說,一盆“扣肉”需要一斤半左右,那兩盆“扣肉”就是三斤吧。那是用的27塊錢一斤的“一刀切”豬肉來炸的“扣肉”,兩碟3斤左右,那就是90塊左右吧。折合每碟40多50元。
而豬頭肉做的那盆“扣肉”,頂多20元,不會再多了。
另外,魷魚炒荷蘭豆,很便宜的。畢竟就是那種自己泡的乾魷魚。
還有用“腎”來切成“腰花”,炒西蘭花、玉米丁、胡蘿卜丁……這道菜也不算貴。
尤其是“鴨腎”如今便宜過“雞腎”,就用的“雞腎”來切“腰花”。這都是“精打細算”的省錢招數。
那些農村人家辦酒席的“省錢經典招數”,也就是“絨筍”燜“耗士”,也赫然在列。
隻要看到有這樣一道“經典農村酒席保留菜”,就知道辦酒席的人家,也是個會精打細算的“主”。
還有一碟“白切雞”。看上去雞肉切得“奇大無比”,其實卻不是春節用來祭祖的那種“大熟雞”。
酒席上的“白切雞”如果用的大熟雞,成本就太高了。“小女婿架子工”辦酒席,用的是“雞行”,也就是生過蛋的母雞。
這種“雞行”做白切雞,味道也還行。但成本就大大的降低了。前段時間外地的“禽流感”爆發,導致雞和鴨的價格大跌。便宜時,100塊錢可以抓6隻“雞行”,每隻約重35斤左右。
這樣算來,每隻雞的成本也隻在17塊左右。因此,酒席上的那盆“白斬雞”,真心不貴。
還有就是鴨子,直接從外麵訂購的“烤鴨”。味道不咋地,價格也便宜。
“大姐”和“姐夫”覺得,要想味道好,還不如在外頭直接訂購“百喜煌”的“烤鴨”哩。烤的火候“恰到好處”。調料也合適,味道剛好。
那“百喜煌”做的“烤鴨”,據說“不買隔夜菜”的,因此“口感”還是挺不錯的。至少比普通菜市訂購的“烤鴨”,那是要好得多。
而“小女婿架子工”擺的酒席中,魚不是普通的“大頭鱸”,而是比較便宜的“羅菲魚”。
一般酒席上的那盆魚,一般價位都在40塊左右。有些有錢的,每桌弄一條兩斤以上的“多寶魚”,那一盆魚就要上百塊了。多寶魚可是要40塊左右一斤哩。
普通的大鱸魚(水庫魚),差不多10塊一斤,差不多3斤一條,所以要40塊錢左右。
而羅菲魚一般也就6到7塊錢一條。主要是它比較“輕稱”,重也不會超過3斤的。如此一來,這道菜的造價就更便宜了。
……
“小女婿架子工”就得一張嘴吹牛皮厲害。事實上真到他自辦酒席之時,仍本著能省則省的原則,每道菜的成本都摳得很緊。
“大姐”和“姐夫”,還有“周教練”,哪個不是聰明人,按照這10道菜的菜色,粗略估算,不會超過500塊錢一桌。
但在他嘴裡,就變成了要800塊錢一桌……好像在這方麵多吹一些,就顯得他更有能耐似的。
“周教練”和大女兒及大女婿,都知道“小女婿架子工”就是這種“華而不實”的貨色,也懶得再去評價他了。
大女兒和大女婿更是按照自己估算出來的“小女婿架子工”辦酒席總共花費在大大幾千塊的數據,直接封了上萬塊的“封包”給他家。算是替他家辦酒席“兜底”了。
“大姐”和“大姐夫”的仗義行為,“小女婿架子工”還是非常感激的。其實他不知道,對方這才是真正的經濟比較寬裕的“有錢人”的心態。人家才壓根就不在乎這萬把塊錢。
反而像“小女婿架子工”,因為收入不穩定,又怕人看不起,才經常在嘴裡反複的吹噓。凡是遇上花錢的“項目”,他就注定要拿來猛吹大氣。其實那屬於一種很陋的行徑。
但無論如何,正因為“周家大女兒”和大女婿,這兩位在許多事情上,都非常“照顧”小女婿架子工了,因此,認識了幾十年下來,“小女婿架子工”對這兩位還是帶著“敬畏之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