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全能網紅!
鐘任在“拉廣告”方麵的業績,令人刮目相看啊。
前麵說過,其他同事們想要拉一版或者半版的“廣告”,那簡直是把全部的“能量”都釋放出來了,才勉強的可以實現一次到兩次。
而鐘任在頭一回“廣告”成功拉到以後,就非常順遂的頻頻“發市”,令知道他能耐的“廣告部”的同事們,無不稱羨。
是的!知道鐘任“拉廣告”厲害的,最初隻限於“廣告部”的那些同事。畢竟其它部門的同事,也不可能老是打探報紙的哪一版廣告是誰“拉”來的呀?!
就算看到報紙的廣告逐漸增加,儼然有每天都能刊登一版半版,再不濟也有四分之一版廣告的趨勢,報社的內部員工們,隻會認為“廣告部”的同事似乎“發力”了。
有掌聲也是給“廣告部”同事。
孰不知,那裡麵起碼有三分之一是鐘任的功勞。
而“廣告部”的那些員工也不太情願對外透露真相!畢竟,這部門可是有十幾號員工的。十幾個人拉廣告的成績,才堪堪蓋過鐘任一個人的業績——這無論如何都算不得一件可以吹噓的事兒。
鐘任之所以在“拉廣告”這方麵,能如此“屢有斬獲”,無往而不力,究其原因,就在於他“建立人脈的方式方法”。
這個混到了一定的地位者,或多或少,總會有自己的“人脈”關係的。
對照鐘任的“人脈”和其它同事們的“人脈”,最大區彆不在於“人脈”的能耐大小?(畢竟誰都會結交有幾個身居高位者的),關鍵是“建立人脈關係的方式”。
怎麼理解呢?
說來並不複雜。
關鍵一點仍然是鐘任“很能寫”。寫稿都成了他的一種興趣愛好了。未必說他替報紙寫的這些理論文章什麼的,能達到什麼樣的高水準,能達到經典的程度。起碼來說,這些文章都是緊扣著當時的“熱點”,有感而發,在當時的大環境大背景下,也算是可以令讀者“耳目一新”的文章(前提當然是“讀者”可以看得進去先)。
鐘任寫文章寫得不差,完稿的速度又快,還保證能發表出來(掌握著“版麵”的好處及便利啊)。
還有一點,是其它同事們無法比擬的,或者也從來沒想過那麼做的。那就是,鐘任自己寫出來的確保可以在大報紙上刊登出來的,極其能夠體現出“理論水平、理論高度”的文章,他居然很舍得直接讓給自己的一些占據了一定職位的朋友“署名”。
不錯!
關鍵就在於鐘任他舍得讓出了那寶貴的“署名權”。如此一來,文章發表出去以後,就等於是他的“好友”創作的了。
對方已經擁有了一定的職位,能在如此大報上發表如此“有見地”的理論文章,在對方的“上峰”的眼裡?這就是擁有很高的水準了。一個既有能力,又對其“忠心耿耿”的下屬,有機會拉攏時?“上峰”豈有不提拔它的道理呢?!
肯定是會特彆關照一、二的。
因此之故,往往這些得到鐘任“幫助”,得到若乾好文章的“署名權”的朋友們,從此跟鐘任就建立起了不同一般的良好特殊的關係。
至於在大報紙發表文章,那總是能有“稿費”收入的。這部分該歸誰呢?
鐘任很大氣的不提。而那些能撈到理論文章“署名權”的好友們?哪個不是有“能量”之輩?他們身在要職,各有其賺錢的渠道及手段?並不需要這點“稿費”來增加收入——再說了?也沒有那麼厚的臉皮啊。人家都替你寫稿漲“文名”了,還是在那種“來稿”見報率千分之一的大報發表啊(即自由來稿的“錄取率”1000篇隻錄取1篇。可見要在大報發表文章?難度之高)。
這種情況下,你還好意思要人家的稿費嗎?
撈到了“署名權”的“好友”們?無不心滿意足?對鐘任心存感激,稿費自然也是歸鐘任的。
鐘任就是通過這種方式?既撈到了實惠(稿酬仍歸他),還拓展了自己真真正正靠譜的“人脈”。
鐘任自己“辛辛苦苦”寫的文章?後來卻“變成了彆人寫的了”(好友們署了名,你不可能再對外公開宣揚那文章是你寫的了好吧?當然背後可以說說)?他會是怎麼的一種感受呢?
老實說?沒有特彆大的感觸。
這也不奇怪。往往不太珍惜寶貝某樣東東?那勢必因為某樣東工不,你已經擁有了太多,而且能隨時擁有。鐘任本來就屬於那種“寫稿狂人”,他讓出一部分的文章“署名權”,在他也不是什麼特彆大不了的事兒。
尤其是,鐘任在基層擔當了十載的“一把手”的秘書,說穿了,“一把手”在會議上全部大大小小的“演講稿”,還有“一把手”發表的各種文章,哪篇不是出自鐘任之手?!
鐘任都習慣了“當槍手”了。
而且算是當得已經有點“麻木”,不排斥這樣的一個角色了。
都是為了生活而已。
到了報社占據了“重要版麵”的稿件主宰大權,他照樣替一大幫“好友”寫稿,當槍手。
這都是他做慣了的事兒。隻不過,以前是專門幫一個人寫稿,現在變成了幫“一大群好友”寫稿。
以前在基層時幫寫再多文章,也被視為“理所當然”,不見得就念你的好。否則,怎麼會“一把手”提拔了那麼多跟鐘任同期入職之人,就是不怎麼重用他鐘任呢?十年啊,給予他的最大好處,無非也就是解決了“正科”的級彆待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