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
民惡心得快吐了。
雖然這也是幫他在史書上多增加了一筆仁君的名聲,但一想到盧祖尚這個人在死前還要裝一裝“悔悟之人”,李世民就反胃。
不過人死為大,盧祖尚都死了,李世民心胸寬廣,懶得再理睬他。
殿試放榜,崔仁師雖在會試中發揮失常,隻排在了二十來位,但殿試毫不意外一舉奪冠。
畢竟是已經在李玄霸身邊當了幾年官的人,崔仁師的策論比起其他考生更加切中要害,言之有物,很得李世民心意。
張君政和友人崔敦禮也榜上有名。
崔敦禮排在二甲前列。張君政堪堪擦過二甲的尾巴,真是捏了一把冷汗。
李世民把科舉名單和進士籍貫、所寫策論都附在了書信裡。書信厚厚一摞,裝了一箱子。
“嶺南水土不適合你們,彆鬨了。”李世民彈了寒鉤和烏鏑的額頭一下,“乖乖和我一起等阿玄回來。”
寒鉤點頭,烏鏑滿地打滾。
李世民輕輕踢了烏鏑一腳。烏鏑麻利地爬起來,垂頭喪氣。
李世民抱怨“你不高興,我還不高興呢,誰不想去呢”
“都不需要人勸,自己便忍住了二哥真是成熟了。”李玄霸拆信的時候,交州的水稻又已經出苗,“我怎麼覺得有點心酸當了皇帝真是不自由,不像我,仍舊可以到處亂跑伯褒要來了老師,伯褒要來交州。”
薛道衡沒好氣道“聽到了,說一遍就夠了。不好好地輔佐陛下,來交州乾什麼”
李玄霸道“對等伯褒來交州,老師定要好好罵他”
薛道衡露出無奈神色。你怎麼這麼喜歡告狀告狀都成習慣了是嗎
李玄霸開了個玩笑後,道“他來交州也好。他替我坐鎮一段時間交州,我才能出訪占城國。”
薛道衡皺眉“太危險了。占城小國,何須大唐晉王出訪該他來拜見大唐。”
“他不是不願意來嗎”李玄霸笑道,“我就隻能帶兵去拜訪他們了。占城不臣服,南邊商路挺麻煩。”
薛道衡歎了口氣,知道勸不住李玄霸,便不勸了。
李玄霸這對蠻夷的處事風格啊,都是長孫晟教的
第249章一位進士的心路
薛收離開長安時,帶了幾個新晉進士打下手。
李世民和房喬等人聽了李玄霸所說“翰林院”這個進士培養機構,覺得機構很好,學的內容不好。
他們仍舊辦了個翰林院,把新晉進士和各地推舉的人才先丟進去學習為官的知識,並時不時地派去六部打下手,再通過考核結果安排官職。
李世民做這樣的決定時,朝堂並無意見。
後世的翰林院製度也是沿襲自漢朝,察舉製入朝的人才都得再經過考試才能授官。隋朝也有製科考試,已經為官的官員有時候也得參與考核。兩晉的非世家官員也要先經過考核。
隋朝已經不太給世家臉麵,不再以門第取士。大唐明顯更不想搞世家門閥那一套,自然所有官員上任前都要經過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