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相公!
“出來乾嘛啊?在屋裡暖暖和和的喝酒聽故事不好?”
尉遲寶林站在門口一個勁的埋怨,其他人都笑而不語,紀先生做的爆竹應該會在這個時辰燃放了。
聽紀先生說,這次的爆竹花了更多的人工材料和心思,會更漂亮,究竟是什麼樣?
所有人都期待不已,望著長安黑漆漆的夜空,唯獨長安皇城方向燈火通明,宛若白晝。
此時此刻,皇城內的太極殿前,上千人的儺舞剛剛結束,隨著太監一聲長喊,眾人儘皆跪拜,等再抬頭,大殿之上,李世民已經高高在座,就連禦座上麵,都雕刻著九條金龍,中間一條龍比其他的龍還要大些。李世民坐的是端端正正,那條張牙舞爪的金龍,正好對準他的頭,遠遠望去,李二的臉,就如同群龍爭奪的一顆圓球,雜在群龍之中,仿佛再也看不出來一個人形來。
李二身著冕服,通天冠凡二十四梁,附蟬十二首,加金博山,配珠翠黑介幘,玄衣肩部織日、月、龍紋;背部織星辰、山紋;袖部織火、華蟲、宗彝紋。纁裳織藻、粉米、黼、黻紋各二,這冕服上“十二紋章”中,日、月、星辰昭明,象發生萬物、養成萬物。山龍興雲雨、能適應沾物濟眾以配天。火明而炎上,強調明理崇禮精神。又如虎,嚴猛;蜼,智慧,象神武定亂。粉米粒民。黼象割斷能決。韍象背拂於非義,或君臣可否相濟。
這種黑紅玄色冕服很少見李二穿,唐朝的禮製很嚴格,包括對帝王的穿著要求和出行車駕,李二平時都穿著淡黃色常服,很少見穿的如此正式,也因為今夜是除夕。
人人都羨慕這個帝位,隻有李二知道這個帝位坐著有多不舒服,從貞觀年間開始,每一年幾乎都在打仗,貞觀元年,平李藝叛亂;貞觀二年,唐退吐穀渾岷州之戰;貞觀三年,唐擊西突厥河西之戰……貞觀九年,唐擊黨項羌之戰。
幾乎每一年都有戰爭,周圍這些小國家對大唐虎視眈眈,難得今年還算安穩,李二心情稍鬆,就要抬起衣袖吩咐大宴群臣,這時坐在左邊下首的一個人一瘸一拐走上前來,衝著殿上的李二拱了拱手“父皇,兒臣有一物想獻給您和母後。”
李二看了看身邊麵色蒼白不斷咳嗽的長孫皇後,這兩年太子李承乾的風傳並不好,但還是拉住長孫皇後的手笑道“觀音婢,難得高明(李承乾的字)孝心一片,讓他呈上來吧。”
長孫皇後點了點頭,看著台下自己這個大兒子和藹的笑了笑。
母後會喜歡吧?他還記得昨夜自己看那種小型的煙火時候心裡的震驚之感,李承乾陰鬱的臉上難得露出了笑容,朝著台上兩位拱了拱手“請父皇和母後看月半上空。”
這麼漆黑黑的夜空,又沒有星星,也沒有月亮,這有什麼好看的?
這太子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朝臣中自有為李承乾的孝心一片叫好的,也有默不作聲的,還有麵露嘲諷之色的。
胖乎乎的越王李泰也在不遠處坐著看著自己的這個哥哥,不知道李承乾要做什麼。
九子晉王李治還是一個七八歲白麵少年郎,乖乖的跪坐在一邊,和彆人鬆散的狀態比起來,似乎格外拘束和尊重禮儀。
但是李承乾並沒有讓人呈上什麼禮物,朝著遠處舉起了一麵令旗,李二眯起眼睛,心中猜測看樣子並不是什麼尋常寶物字畫,但是也沒有猜透究竟是什麼禮物,隻好抬頭看著天空。
隻見李承乾手中的令旗展開之後,遠處靠著城牆邊上的二十位工匠迅速忙碌起來,按照紀先生之前交代好的順序,把各色煙火按照順序擺好,大工匠迅速檢查了一遍擺放沒有錯誤,這邊也豎起了令旗。
大家也都好奇的遠眺,隻看到城牆邊上放著一排排黑色的爆竹,隻是這爆竹之大前所未見,一個就有半人那麼高,黑漆漆的外麵像是用金屬固定,而不是尋常的竹筒。
這爆竹能放出什麼花花來?無非是聲音更大一點罷了。
勞民傷財,應該不會討得陛下喜歡。
右仆射房玄齡,還有岑文本等大臣都搖了搖頭,冷眼旁觀。
李承乾落下手裡的令旗,那邊的工匠幾乎同時開始在火信上點火,然後迅速跑開了。
過了幾秒鐘,沒有什麼動靜,所有人麵麵相覷。
李世民也苦笑搖了搖頭,正要安慰滿臉希冀的長孫皇後,但就在這時那些爆竹齊齊一聲悶響,就像是有什麼東西從那黑色的爆竹裡躥到了天空裡一樣,變成一排帶著一束很小的火光衝上了城牆之上!
僅僅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