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相公!
“襄兒,你過來。”
女兒到底是長大了,有了懷春的心思。
唐朝十五六歲就該到了婚娶的年紀,但是對於襄城這個長公主是掌上明珠,李世民和長孫又疼愛的緊,一直沒有為她找到合適的夫婿,結果耽擱了得襄城歲數也大了。
長孫皇後讓襄城公主坐下,摸了摸襄城的頭發微笑道“你長大了,有喜歡的人很正常,他是什麼人?家住何處?身份背景如何?這些你都知道嗎?”
襄城紅著臉搖了搖頭,她隻知道他叫崔護,但誰曾想到,就崔護還是個假名字,著實狡猾,是要氣死她嗎?
但是襄城是個心思細膩的人,上元節那天她往後台看的時候,那些人如眾星拱月般的圍著青衫書生的時候,隱隱約約提起“太學”二字。
崔護她時候聽過的,是太學的首席弟子,是今年尚書省受試有力的候選人之一。
看著此人和崔護年齡相仿,莫不也是太學的學生?
襄城公主想了一會,看了一眼長樂,長樂吐了吐丁香小舌識趣的跑到另外一個房間,在宮女的伺候下用茶用點心去了,襄城站起來衝著自己的母親長孫行了一個蹲禮,聲若蚊蟻一般說道“此人應該在太學讀書,有一房妻子。”
長孫皇後看著襄城的模樣,差點笑出聲來,自己這個大女兒襄城,知書達理恪守婦道,以往遇見權貴子弟中,合適的駙馬人選,襄城都沒有如此動情,都是淡然處之,看樣子這次真是動真格的了。
長孫皇後秀眉微促,細細思索了一陣說道“太學讀書,既然文采斐然,又有真才實學,他日即便未能高中,但是通過受試也能得到一個官身,身份上倒是勉強能夠相配;但麻煩的是,此人已經有了一房妻子,你是長公主,就算委曲求全願意下嫁做妾,怕是你父皇也不能應允。”
襄城公主自然是明白這個道理的,俏麗的臉色黯然了幾分。
現代娶妻都要講究門當戶對,更何況古代?
襄城公主是大唐帝國的長公主,是李二和長孫手心裡的明珠,怎麼可能嫁給紀顏這樣一個平頭百姓做小妾呢?
所以這一場情愫恐怕隻能成為虛幻的泡影罷了。
看到襄城沉默不語,馬上就要潸然淚下的模樣,長孫皇後心裡又不落忍,難得自己的女兒有了喜歡的人,自己實在不應該給她當頭潑一碰冷水,又拉著襄城的手坐下微笑道“其實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事在人為,不過母後倒是認識太學中的大儒,我可以差人幫你打聽此人的品行德行如何。”
襄城見還有希望,又喜極而涕乖巧的點了點頭,長孫刮了刮襄城的鼻子說道“平時那麼有主意的人,怎麼偏偏這個時候六神無主,你父皇是你父皇,若是你倆當真發生了點什麼,你父皇還能砍他的頭不成?”
襄城惠若蘭心,一下就明白了長孫皇後說的意思,難不成是先乘舟後補錢嗎?當下一下俏臉漲得通紅,拉著母親的手“這怎麼好使的,若是傳出去,怕是丟了皇家和父皇母後的臉麵和威名。”
長樂咬著糕點在一旁的幕簾後偷聽,聽到這句,也是跳出來朝著襄城吐了吐舌頭“略略略,姐姐就是臉皮太薄了!”
襄城作勢要教訓多嘴的長樂,長樂繞聯而跑,長孫皇後笑盈盈的看著兩個打鬨玩趣的女兒,仿佛身上的力氣都恢複了些。是啊!自己的孩子多數還未嫁娶,自己哪怕是再堅持堅持,能親眼看到他們嫁人迎娶也是人生幸事啊!
想到這裡,長孫皇後親自寫了一封手書,讓襄城和長樂帶著此封手書明日去尋太學院判孔穎達。
而紀顏這邊卻對此等事毫不知情,正在木匠張二明家裡拿著一本剛剛印製好的書本,欣喜若狂,如同範進中舉一般。
先看外麵,紙張切得整整齊齊,一頁頁嘩啦啦的作響……
再瞧裡麵,一個個木字印刷出來的效果,一行行字規規整整……
最後看內容,內容是在是愛恨情仇,風流之際,這樣的書怎麼可能不賣座?
現在紀顏耳邊已經不是印刷紙張的聲音了,而是一張張金葉子互相碰撞的聲音啊!
而且古代人的聰明智慧也超過了紀顏的想象。
自從他告訴過張二明這東西怎麼用之後,張二明怕是耽誤印刷進度,又刻了上千個活字,沒印刷十頁之後重新排一次版麵,在接著印十一頁到二十頁的內容,之前用來印一到十頁的活字讓一個學徒取出,按照之後的內容排版,等十一到二十印完之後,緊接著就能印後續的內容,然後往後反複……
在分出一個學徒,專門用閘刀裁紙,儼然像一個小的印刷工廠,效率居然是出奇的快!
五百本書,加上刻多餘的活字,居然也隻用了四天的時間!
張二明看著整整齊齊擺放的書,得意的插了會腰“這五百本書,怕是那些中型抄書館的人,抄一年才能抄的完,我們隻用了四天時間!”
如果現在給張二明一個火箭,他都能飄飄然然的去曰天。
這活字印刷術給他的驚喜實在是太大了,說是創造曆史也不為過,而他張二明,就是這個創造曆史的第一個人!
不過張二明得意之後,倒也理智,連忙請教紀顏,這些書不算少了,但是如何賣出呢?
紀顏嘿嘿一笑“這個就不用張師傅費心,我自有妙計,不過在這之前,得找個人重新作一幅封麵才行。”
張二明看了看書上第一頁的《金x梅》三個大字,有點疑惑,這不是有封麵嗎?
紀顏雙手捅在袖口裡,搖了搖頭“營銷你懂嗎?銷售你懂嗎?這東西好不好吃,好不好看,給人的第一印象實在是太重要了,不急在這一時。”
張二明被紀顏說的一愣一愣,不過他現在相信了,紀相公既然這麼說,那肯定是對的。
紀顏先把材料錢給張二明提前支付了,畢竟張二明也不容易,這帶著徒弟家裡一共十口人也得吃飯,他第二天就早早到了太學,逢人便笑意盈盈一團和氣的打聽太學裡誰的畫畫水準最高,熱情平和的,弄的之前被他坑過的學子都懷疑,今個是不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