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相公!
芷然邁步往外走,迎麵就有一道五大三粗的人影撞了過來,多虧她平時跟孫德打鬨時學會些身手,才一閃身躲開。
來人原是尉遲寶林,隻因著一向橫衝直撞慣了,進門也沒有看人,眼見差點闖禍,又瞧麵前站著芷然,這就心中一凜,連忙拱手道歉,便是他之前聽紀顏說過,芷然的厲害之處不在魏征之下,他爹教育他彆得罪魏征,他自然也不敢得罪跟魏征一樣厲害的芷然。
彼時尚有禮教,芷然也不便與外人照麵,隨口應了一聲,這就轉身走遠。尉遲寶林鬆了口氣,就聽紀顏在身後笑道“好小子,你差點闖下大禍!若是方才你撞倒小姨,孫德非拉著你跑遍長安一百零八坊不可!”
一聽孫德,尉遲寶林就很不開心,怒道“你還說他!上次他對我不敬,我本可以收拾了他,皆因他是你的人,才沒有對他動粗!時候跟老爹說起,我還被罵了一頓,你這會兒還舊事重提!”
其實紀顏也知道,尉遲寶林的武功,已經與當年的尉遲敬德十分接近,要說對付孫德,那是輕而易舉,便也不再拿他打趣,隻道“瞧你這麼著急,難道出了什麼大事?是否尉遲伯伯煉丹的材料不夠,還是你又沒有閒錢揮霍了?”
一說這話,尉遲寶林就有些不好意思,便是他們父子倆都不是那種精打細算的人物,算賬也不是十分清楚,有時候大手大腳,難免遇上難處,總來找紀顏接濟。國公找侯爵要錢,說出去就要叫人笑話,他傻歸傻,臉皮倒還不算太厚。
隻是他今天來,倒不是為著要錢,便也不多耽擱,直接道“要打戰了,你曉得麼?陛下有意征討高句麗,便是你我建功立業的好機會!”
尉遲伯伯早就看清了真相啊……紀顏輕歎一聲,這就道“我正打算是上疏陛下,請他延緩發兵,你便急著要建功立業,倒像是我攔了你的康莊大道一般。而且真打起來,我可不想帶兵,京中這許多產業,都離不開我打理。”
尉遲寶林一愣,就沒想到紀顏不想打戰,才道“打戰是天大的好事,加官進爵就靠著軍功積累,爹他們這輩人年紀大了,陛下就要多儀仗我們年輕一輩,到時候怕是你不想去,也不行的!我這裡有些好苗子,還想讓你幫著訓訓,隻要能像孫德他們一樣,上戰場便是雄師精兵哩!”
他這話說得露骨,但卻是某種程度上的真相。武將不像文官,全靠著軍功安身立命,天下太平不打仗,他們便很少有加官進爵的機會。
彆說是尉遲寶林這樣的莽夫,就是紀顏也是靠著與吐蕃一戰,才積累軍功,換來侯爵頭銜。那之後天下太平,新豐候就一直是新豐候,即便娶了公主,紀顏也沒有再得到任何加封。
現如今李世民對高句麗摩拳擦掌,背後一眾武官們也是虎視眈眈,尉遲敬德身為國公,位極人臣,可他兒子還需要建功立業,這才一下朝就忙著將這消息告訴了他,並指點他來找紀顏聯手。
尉遲寶林雖然腦子不太靈光,可人貴在有自知之明,也知道自己這一身武功,太平歲月一個打十個,上了戰場就沒多大用處,悍勇之外,缺了些許運籌帷幄,隻有得到紀顏的幫助,才能打勝仗,立軍功,不墮了他爹的威名。
紀顏也知道他的心思,隻是實在不願意率兵打戰,也覺得無奈,便歎道“幫你練兵倒是不難,隻是此番征戰高句麗,我是實在不願攙和。如果陛下有命,我自然不敢推辭,若是陛下不讓我去,我也不會主動請戰。人老了,就像過點安穩日子,功名利祿什麼的,其實都是身外之物。”
這一番話叫尉遲寶林張大了嘴巴,好半天說不出話來,許久才搖了搖頭,道“罷了,到時候由不得你哩!你這家夥,討了老婆,把力氣都用在床上了,愈發膽小!我明天就把人送來,你幫我好好訓訓,到時候功勞分你一半,就顯出我仗義來了!”
說著話,尉遲寶林就搖著頭往外走,頗有些恨鐵不成鋼的意思,紀顏瞧他這樣,也不跟他糾纏,始終是理念不同,就沒有爭執的必要。
隻是聽他說“功勞分一半”,紀顏心裡忽然有了些觸動,一時喊道“小傻、啊不,寶林,留步!”
尉遲寶林站定,壞笑著轉過身來,道“怎麼,你改主意了?嘿嘿,太遲了!現在你得求我,我才肯帶你去打戰了!”
紀顏罵他一聲,這就正色道“我是想起秦伯伯的小兒子,那個叫作……秦懷道的,既然要建功立業,何不把他給帶上,才全了你們兩家長輩的情義,成就一番佳話哩!”
他想起秦懷道,就是想起了秦瓊,想到尉遲敬德有福氣,自己還能回報他,秦瓊卻是走的早,那個小兒子在宮中當禁衛,隻怕也沒有什麼出路,才有意讓尉遲敬德與他並肩作戰,大半年的時間能教會他不少行軍打仗的道理。
然而尉遲寶林卻是猶豫半天,才歎道“你不說那小子,我也不想提起。他在宮中做了兩年禁軍,不知是哪裡得罪了陛下,說是外放他出去做官,實際是不想瞧見他在宮裡當差,這會兒不知被外放去了何處,我打聽過,沒有消息。”
紀顏一愣,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才歎道“我曉得了,定是那一日秦伯伯榻前,他因淚流不止,當著陛下的麵逃出,想來是觸犯了陛下的忌諱,讓陛下覺得他不孝吧……他非嫡子,本身不能繼承爵位,如今外放,隻怕這輩子都沒有回京的機會了!”
尉遲寶林點點頭,道“你也彆擔心,秦伯伯兒女多得很,那小子也是命中注定,沒有法子。”
話雖如此,紀顏還是覺得十分可惜,便是他瞧著秦懷道很有骨氣,又懂得努力,卻沒有出頭的路子,還錯過了立功的機會,就令人覺得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