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主播到影帝!
看到彭輝一臉茫然的樣子,郭月無奈地解釋道“你木偶戲雖然被取消了專業,但是好歹學校裡學的那些最後還算是有著受眾,可民樂……”
彭輝眨了眨眼睛。
“說實話,我都不知道民樂學成之後,我能做什麼。”郭月無奈地說道“我還算好的,我是揚琴,總有一些古風社團什麼的可以入,你知道學大鼓的有多慘麼?已經淪為某某比賽或者典禮的現場伴奏了,更加無語的是,人家寧願要一些動感十足的架子鼓,也不喜歡土了吧唧的大鼓!”
郭月在說這句話的時候,眼中充滿了無奈。
學民樂,是因為熱愛,可熱愛不能當飯吃。
小的時候可以將其當成一份愛好有所涉獵,但是當你長大了,步入社會了,你還能這樣下去麼?
你要養家,你要糊口,你要賺錢。
不是我們變得市儈,而是這個社會讓我們不得不市儈!
彭輝的木偶戲雖然在上戲被取消了,但是魔都本土還是有著不小的市場的。
雖然市場不大,但是這個群體也不大,所以倒也沒有什麼。
可揚琴呢?
揚琴與鋼琴同宗,可人家一聽表演,必然要的是鋼琴,而不是什麼揚琴。
而且說實話,相對於鋼琴的名聲赫赫,國內又有多少人聽說過揚琴?
大鼓還算好了,好歹還能夠有個什麼慶典、活動的人家還要,可揚琴呢?
除去興趣社,誰會去指望揚琴吃飯?
如果說,木偶戲在國內還算是有點市場的話,那麼揚琴,甚至民樂,在國內竟然被擠占的連基本的市場都不在了!
不得不說,這是這個時代的悲哀,也是我們這個國家、這個社會的悲哀。
老祖宗的東西,我們正在一點點放棄、丟失,誠然,老祖宗的東西並不見得什麼都是好的,但是為什麼我們不能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呢?
為什麼非要一刀切,直接將所有的舊事物全都丟掉呢?
木偶戲如此,戲劇如此,民樂如此。
更加悲催的是,有多少原本屬於我們國家的發明、東西,結果莫名其妙的就成了彆人的?
這到底是可悲?
還是可歎?
不得不說,同樣類似的遭遇,讓郭月和彭輝的關係迅速的親近了不少。
兩人的情緒都有些不高。
“你不是導演麼?”郭月無奈地問道“你就不能拍一部為木偶戲翻案的電影麼?”
顯然,有著這樣念頭的人,並不隻有彭輝一個。
“難!太難了!”彭輝苦笑著說道“你知道木偶戲的傀儡在一些人看來是什麼麼?”
郭月露出傾聽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