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縣長無奈,隻能去和彭輝說。
彭輝眼前一亮,笑著說道“能帶我去看看麼?”
“好的。”
到了地方,彭輝真的高興起來。
這是一片延綿幾十裡的半月形土地。
裡麵的耕地不少,但通過隨行電腦中,這一片地界的電子地圖能夠看得出來,這是一塊很不錯的地方。
兩麵環山,有一條縱橫而過的河流。
是綏芬河的一個分支。
水流不錯兩岸耕地很多,關鍵是地勢。
不是那種普遍的斜坡,而是難得的平地。
屬於被山林環繞的情況。
有山,有水,也有樹林。
典型的農村結構。
這裡是東寧的一座小村子。
村子上的青壯正在耕地。
這兩年雖然天災挺多,但這裡顯然沒有因此落魄。
反倒是勾起了許多彭輝童年的回憶。
記得小時候,家附近就是綏芬河,夏天閒著無事,就喜歡跑到河邊看老爸抓魚。
還記得小時候為了抓魚,還咬著魚回家來著。
當時那個傻喲,還被老姐笑話了很久。
因為畢竟是縣城,所以小孩子的生活並不算有趣。
當然,這也是後來他沉迷遊戲有關。
否則跑到鄉下,玩個掏鳥蛋、打家雀兒的,上樹下河,不是也挺好的麼?
對了,東寧也不是沒有名人。
潘老師就是東寧人。
兒時聽老爸說過,還和潘老師是朋友來著。
潘老師的小品,是他兒時為數不多的歡樂之一。
也許就是因為這一份老鄉的親近吧。
和董璿中間還差著縣市區彆不同。
潘老師是彭輝地地道道的老鄉。
這兩年家鄉能夠發展成現在這副模樣,潘老師也是有關係的。
前兩年,潘老師還特意在老家拍了一部電視劇。
叫《雙喜臨門》來著。
否則,東寧也不會發展的如此迅速。
咳。
這劇彭輝沒看。
他實在太忙。
不過聽老姐說過,當初還在縣城裡引起不小的熱議來著。
說起來也慚愧,彭輝出道這麼長時間,也成為了國內票房第一的導演的情況下,也沒有說給老家做些什麼。
說起來還有一個花絮。
東寧蛇多。
畢竟山林多。
而且大多數都是毒蛇。
又沒有公共衛生間,還差一點導致電視劇沒辦法正常拍攝來著。
後來痛定思痛,縣領導直接從財政擠出一些錢,陸續在東寧的各大主要街道兩側弄了公共廁所。
所以說,東寧人還真的因為這部戲受惠不少。
彭輝雖然沒想著造福鄉裡,但也不希望小縣城破敗,畢竟這裡是他從小生長的地方。
不過現在有一個問題。
交通。
三麵環山的結構,就導致整個東寧的進出入口,全都被兩條路限製住。而一般而言,從東寧離開進入國內,就隻有一條路。
也就是途徑綏芬河。
嚴格來說,綏芬河其實才是十分不錯的建造地點。
但問題是,綏芬河是處於東高西低的情況的。
換句話說,人在街邊行走,會有一種頭重腳輕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