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不是說鵬達的每個項目都不賺錢。
而是因為彭輝看中的都是長期目標。
就比如即將開業的塞納河,在短時間之內,就是以投入為主,想要盈利,還需要等到第二年甚至第三年的總決選才行。
德雲社很火。
但是目前德雲社隻有靠老郭一個人撐著,他的徒弟們還沒有徹底成長起來。
想要讓他們獨當一麵,少說還有五六年。
這個時間裡,德雲社也許會賺錢。
但是在經過一係列的花費、開銷之後,剩餘的錢可能都不到一百萬。
軒墨人家的漢服,受限於現如今二次元文化並沒有完全展開,還需要一筆不菲的開銷,雖然可以保證盈利,但一年也才十幾萬。
收益很低。
至於說快遞,雖然依托於鵬達的“好兄弟”遍布全國的因素,很多地方都可以輕鬆的組建中轉站,但是目前還是以投入為主。
目前還有著十個億的缺口。
不過等到鋪設完畢,應該就可以開始盈利了。
影視劇部門就不說了。
《寶可夢》也好,《哆啦a夢》也罷,都是鵬達的熱門i,每年全球都為鵬達帶來三億紅鈔的紅利。
這還是因為現如今鵬達的掌機剛剛在日本架設,還沒有正式鋪開。
預計等到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年初的時候,《寶可夢》的i就可以為鵬達帶來每年十個億紅鈔的收入!
至於《哆啦a夢》如果再算上動畫電影的話,每年破二十億紅鈔的收入不是夢想。
隻是這兩個i,到時候就可以每年為鵬達續30億紅鈔的血,造血能力可見一斑。
當然,這其中也包括了玩具廠和部分遊戲部分。
而遊戲部門,則是分為華夏工作室和日本工作室。
華夏工作室這邊做的是《絕地求生》和《鵬達大亂鬥》。
日本工作室製作的卻是《寶可夢》的掌機,以及主機版本的《寶可夢》遊戲。
目光受限於投入時間的緣故,如今主機版的《寶可夢》,還隻是剛剛組建一年。
按照寶可夢主機板三年到四年的製作時間來算,如今進度才完成三分之一,還早得很。
暫時就不能帶來什麼盈利了。
和華夏工作室不同,日本工作室的實力比較強勁,所以未來鵬達主機上的遊戲,就隻能依靠日本工作室了。
不過彭輝倒是對於《絕地求生》和《鵬達大亂鬥》很看好。
在短期之內,《寶可夢》恐怕也賣不過《絕地求生》和《鵬達大亂鬥》。
至於日後嘛……
《鵬達大亂鬥》還有著鵬達宇宙進行背景補充,《絕地求生》就連彭輝也愛莫能助了。
畢竟以《絕地求生》的遊戲玩法,也不可能出現什麼優秀的電影就是了。
不過未來如果彭輝手癢了,沒準還會拍一部基於《絕地求生》題材的電影來著。
得,又給自己挖個坑。
至於其他部門,基本上也是處於勉強保持收支平衡的情況。
鵬達旗下有著十幾位藝人,而且都是那種在前世已經證明了自己的演員。
可鵬達和他們的合約都很豐厚。
隨之而來的,就是雖然藝人多,但是真正能夠盈利,或者帶來不錯效益的藝人,卻並不多。
雖說彭輝本人的唱功十分卓越,但是他畢竟是公司老板,也沒有打算開發自己的音樂天賦。
所以鵬達的音樂部門隻是在製作遊戲、影片的bg上有些用處。
想要捧紅一名出色的歌手,實在是太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