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徒弟們說出來,隻會讓人尷尬到用腳趾摳出一套三室一廳的大公寓。
其實彭輝也知道,這並不能怪徒弟們說得不好,隻是因為他們經曆的曆練太少,人生感悟太稀缺,無法將其轉變成最適合自己口味、風格的食物。
所以難免呈現的效果就會不佳。
其實相聲是一門很神奇的語言藝術。
它有著自己的公式。
但並不是那個所謂的“公式相聲”的糟粕。
而是相聲本身具有著固定的套路。
比如同樣的一句話,普通人說話就是正常的說話。
而相聲會精確到每個字的每個音是什麼,甚至有哪些地方會進行轉折。
又有哪些地方會進行著重標注。
又和演員的氣口等官方術語相匹配。
這些全都能夠做到的情況下,再根據現場的條件進行改編。
比如同樣的一段相聲,如果徒弟去說,最多也就是能夠用個七八次就到頭了。
但是如果讓老郭去演,那麼同樣的一段相聲,他可以最少表演上百種!
而且還能夠保證你每一次都聽到不一樣的!
這才是所謂的相聲“公式”。
而不是那個嘩眾取寵的“公式相聲”。
在那位博士看來,相聲完全可以用科學的方法去進行改編,從而誕生出一個相聲的公式,這才是所謂的真正的相聲。
然而可笑的是,他卻完全忘記了一點。
相聲傳承至今,已經有了150年的曆史。
這150年的曆史裡,前前後後有過最少上百位,乃至近千位的老一輩的相聲演員們,將自己在舞台上表現的方式,一一呈現出來,並且經曆過上萬次,甚至上百萬次的檢測,這些相聲都是能夠引人發笑的典型!
然而就是這樣的典型,卻被一個半路出家,而且還是所謂的高材生的家夥反駁不科學?
這不跟指著禿子罵禿驢一個意思麼?
難道他就不知道,數學裡麵,有著一種選擇材料樣本的標準範圍麼?
更加稀奇的是,這樣一個明顯智商欠費,情商堪憂的家夥,竟然還是博士!
嘖嘖,這之中的水真深。
言歸正題。
你可以總結相聲中的經典“骨骼”,然後根據這些“骨骼”,一點一點的加入屬於自己的元素。
就比如前陣子老郭徒弟孟祥輝憑借著“盤他!”兩個字火爆出圈,不就是一個很普通的相聲表演裡,作為逗哏的孟祥輝對於這個相聲裡的兩個字“盤它”,進行了屬於自己的藝術加工。
這才導致其火出圈的?
所以這才是所謂的“公式”。
而不是那種列出一個又一個所謂的公式,然後通過自己的判斷認為一個相聲裡麵那些地方應該笑,那些地方不應該笑。
那根本不是相聲,那是模仿,是抄襲,更是笨拙的胡來。
這也是為什麼在對方來到老郭主持的《相聲有新人》裡麵,麵對淘汰各種委屈、不滿的時候,老郭始終笑嗬嗬地說兩人是完全兩個行業。
其實兩者的關係很簡單。
老郭就是屬於那種一點一點的學,學習氣口,學習聲音的控製,學習語調、語氣、語速之後,掌控基礎教育,並且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典範。
而所謂的“公式相聲”,其實就隻是利用結果反推過程,不講究你這個相聲在哪裡有什麼出眾的效果,反而注重結果,然後根據結果反推相聲裡麵有哪些“關鍵”的點。
然後通過這些“點”,來進行這門相聲的學習和訴說。
然而這種情況是不是聽上去十分的耳熟?
沒錯,這就是很普通的數學“由結果反推過程”的解題方式。
這種方式,恐怕高中生就已經不再用了,偏偏一個博士夫妻,竟然還將其用在了反推相聲的身上。
就很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