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琦領命,派人快馬加鞭去請郎中。
劉備心疼兒子,想要大罵張飛,但又怕影響兄弟情誼,隻能唉聲歎氣地坐在椅子上,獨自抹淚。
恰逢魯肅到訪,劉琦與劉備隻得暫擱心事,出門迎客,留下諸葛亮與張飛二人,在此靜候郎中到來。
片刻後,有數名軍士拽著數名郎中飛奔而至。
經過仔細的檢查與商議,眾郎中推舉其中年長者出麵回話。
“諸位大人請放寬心,小公子僅是醉酒沉睡,並無大礙。隻需悉心照料,不久即可醒來。”
諸葛亮聞言,心中稍安,張飛則麵露愧色,低頭不語。
諸葛亮輕聲問道“可有解酒之法?小主公醒來後是否會留下後遺症?”
老郎中慈祥地笑了笑,輕聲安撫道“大人無需擔憂,小公子年紀尚幼,解酒之事交由身體自然為之便是。待他酣睡過後,酒意自會散去,且絕無後患。”
諸葛亮聞言,緊繃的神經終於放鬆下來,微微頷首道“如此甚好,有勞了。”
老郎中叮囑道“為了小公子的健康,今後在入學之前,還是避免讓他飲酒為好。”
諸葛亮微微頷首,給了賞錢讓郎中們離去,吩咐道“翼德,且去屋外,稍後隨我同去見魯肅。”
張飛雖心係劉禪,但深知諸葛亮此時斷不會讓自己跟小主公獨處,隻得依依不舍地向外踱步,每走一步都回頭張望。
諸葛亮輕歎一聲,親自把劉禪交給甘夫人。
簡單解釋、叮囑後,諸葛亮便帶著張飛去見魯肅。
在酒精的作用下,劉善睡得很沉,他做了一個很長的夢。
夢裡不止有穿越前的經曆,還有很多三國時期的經典事件。
赤壁的烽火,漢中的硝煙,夷陵的戰鼓,這些三國經典戰役在夢中一一上演。
在夢境裡,他與許多將領都有交流,不論隸屬於蜀漢、曹魏還是東吳,都在他的夢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他為武將們的英勇喝彩,為他們的悲壯淚目,感受著每一個曆史的脈搏,每一滴英雄的血淚。
關羽敗走麥城英勇殞命的情節,是劉善哭得最凶的時候,不僅因為他對關公有著深深的敬仰和喜愛,更因為關公在後世人心中已成為忠義的象征,能驅除邪祟,消災免難。
那句流傳後世的俗語“關公袍下過,關關難過關關過,轉動大刀斬斷病痛和災難,繞袍驅走心酸和不甘。”,更像是一曲悲壯的挽歌,喚起人們對關公的懷念與敬仰。
劉善的淚水如同斷線的珠子,無聲地滑落。
就在他哭得最凶的時候,突然感覺嘴裡被塞進了什麼東西。
身體的記憶讓他下意識地吸吮,一股香甜可口的汁水立刻在口腔中爆發開來,那滋味如同甘甜的露水,瞬間驅散了心頭的苦澀和不甘。
於是,劉善的吮吸愈發有力。
他的小臉上滿是滿足與安寧,仿佛世間的一切紛擾都被這甘甜的乳汁所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