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混世魔王!
完顏阿骨打病重的消息,在汴梁城中悄悄的開始蔓延。
誰也不知道這個消息的源頭是哪裡,但是最後連趙佶都知道了。
金國之主病重!大好事呀!趙佶頓時來了精神。他命李邦彥立刻去探查這個消息的真假。
李邦彥足不出京城,他又不是後世的情報頭子,這樣的消息,怎麼去探明真假?
可是皇上吩咐的事情絕不能不辦。就好像上次趙佶讓他解決城裡的饑荒問題,他也裝模作樣的弄了幾個粥棚。
雖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但是也能糊弄一下場麵。
現在趙佶又給了他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李邦彥依葫蘆畫瓢,照樣糊弄起來。
“官家,根據臣的多方查訪,主要是四方館韓侂文所言,完顏阿骨打的確病重。”先找個墊背的,如果阿骨打沒病,那就是韓侂文的鍋。
“妙極了!”趙佶腰板一挺,似乎人都高了那麼一截。人逢喜事精神爽,阿骨打要死了,大喜啊。
“擬旨。”趙佶隨口吩咐著。
梁師成立刻抄起毛筆,等趙佶下旨意。
“命高俅為南征大元帥,種師道為副,統領軍隊,平叛江南。”
梁師成唰唰的就寫完了。他最明白趙佶的心思。這是要趁著金國人忙不過來,先乾掉張過。
這個策略梁師成也認可,不但梁師成認可,朝廷的高級官員全認為不錯。
打金國危險,打張過應該不難。在大部分眼裡,張過不過就是大號的方臘。
現在金國皇帝重兵,金國就無暇南顧,正是解決天師軍的好機會。隻是讓高俅領兵,是不是有點唐突?
這些官員都存著一絲擔心。隻有梁師成明白趙佶的心思。
趙佶對彆人越來越不信任了。張過是正一道天師,從朝廷這裡沒少得到好處。道教本就是朝廷尊崇的,而張過更是被趙佶捧到了道門第一人的位置,可是結果呢?他造反了。
不但造反,還反成了。現在張過占據長江,和趙佶劃江而治。
這種被信任的人背叛的感覺,讓趙佶越來越疑神疑鬼。
所以,他再派兵,隻能找真正信任的人。
在高俅和童貫倆人之中,顯然高俅才是那個讓趙佶信任的人——情人關係。
童貫是個老太監,年紀比趙佶大的多,無論如何他也不達不到高俅和趙佶那個感情層次。
這次打張過,就讓高俅去。反正張過也不過是方臘第二,而且現在林神仙又製造出了威力強大的天雷。
那個天雷趙佶視察過,果然是威力驚人,一發“糜爛數十裡”,當然,這也是趙佶的文人手法——就喜歡誇張。
好比“飛流直下三千尺”,一千米的瀑布,哪裡存在,但是李白就這麼寫,誰也不能怎麼著他。
大宋的積蓄可比天師軍強大的多。如今天雷軍——新的軍種,大小投石機幾百台,準備的天雷無數,足夠高俅去揮霍了。
有了天雷軍做後盾,再加上能征慣戰的西軍,高俅一定能不負朕望,殺光天師軍,奪回江南。
高俅沒想到自己還有重見天日的一天。
這份任命讓高太尉頓時抖擻起來。他幾乎把家搬到了白虎節堂,以衙門為家,不眠不休的處理出征前的事務。
秦牧幾乎和高俅同時收到了這個消息。高俅是收到聖旨,秦牧是接到穆南行的情報。
朝廷要打張過,這個正和秦牧的方向吻合了。
近衛團在吳家莊遇襲之後馬上召開了軍事會議。這個會隻有軍方人士參加,就是秦牧和四個營長。
石遺的意見是打金國。有仇不報非君子。金兀術敢來吳家莊挑釁,必須揍他。
另外三個營長全同意石遺的意見。不過劉雲飛和石遺在進攻路線上有分歧。
石遺認為以微山湖為基地,向幽州方向進軍,從幽州打過去,直到金國的上京。
這樣的好處是可以依靠水路行軍。本時空水係發達,近衛團可以一路乘船,隻要走很少的路就能到達前線,大量的節省時間和體力。
劉雲飛認為這樣雖然可行,但是會驚動朝廷。在幽州打起來不可能瞞得住郭藥師。郭藥師就駐紮在易州。打幽州一定要過易州,易州是朝廷的的地盤,這一路大搖大擺的行軍,也瞞不過沿途的官府。
他的意見是從下河套地區出發。那邊雖然水係少,需要大量的徒步行軍,但是因為是在大宋疆土之外,就算是打個天翻地覆,大宋朝廷都得不到消息。
沒準把金兀術都活捉了,趙佶還在對金國提心吊膽呢。
他的意見也非常有道理,石遺等人也不禁仔細考慮。
秦牧對石遺等人的成長大為感慨。總算他們已經成長起來了,每一個人都能獨當一麵。
不過秦牧還是沒有立刻點頭。打金國,兩條進攻路線都不錯,哪一條都可以實現消滅金國的目的。可是到底現在要不要打金國,秦牧並沒有想明白。
吳家莊被金兀術騷擾是個意外事件,如果不是秦檜告訴金兀術許叔微在吳家莊,金兀術也不可能來這裡。
秦牧不喜歡為了意外事件改變自己的策略。
之前的策略是悶頭發展,直到出現天師軍占據江南,才給他的計劃帶來了第一個變數。。
從整體戰略來說,天師軍比金國對秦牧威脅更大。因為天師軍占據江南,他就霸占了江南糧倉。這樣不但汴梁糧價飛漲,實際上微山湖的糧食也不富裕。
雖然前一陣子石遺和劉雲飛兩人帶領近衛團不斷出擊,以剿匪為名霸占了大量的土地,但是這個範圍畢竟是有限的。
整體來說,所得之地沒有超過一個州那麼大。這還是因為近衛團一直從微山湖向北打,就是向梁山方向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