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廣袤的南美洲,多安排幾個藩王過來做鄰居也是不錯的,免得孤單寂寞冷……
朱棣麵色冷峻,信步上前,停在了輿圖之前,沉聲道:“三哥,南美洲是先生為我準備的封國之地,你就不要想了。若是你想來,大可去北美洲。”
顧正臣咳了聲:“我可沒這樣說過。”
朱棣無奈地看向顧正臣:“先生是沒說,可不是一直都在這樣做嗎?”
無論是讓自己登瞭望塔第一個發現美洲,還是第一個登陸,留下大明的第一個腳印,亦或是讓眾人學習印加語言,讓自己統率軍隊對印加進行一場戰爭……
這些不都是在鋪路,哪個動作不是衝著自己來的?
朱棣是不甘心跑到美洲這蠻荒地方,畢竟這裡無法實現自己的大騎兵夢,就這裡的羊駝,連人都載不動,大羊駝夢衝鋒都不現實……
可朱棣很清醒,大明本土的分封已不會再出現。
換言之,在大明當藩王可以,給院子,給錢糧,然後當一個太平王爺,沒有兵權,沒有治權,唯一可以發號施令指揮的就是府邸裡的下人。
二哥朱樉的秦國設在澳洲,本身就說明了很多。
老爹已經走出了第一步,那很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走第二步,第三步!
第二步肯定是三哥朱棡,那第三步便會輪到自己。
或許,第二步、第三步一起走,同時分封晉國與燕國。
大局就是這樣。
而推動這個大局,維護這個大局,甚至可能是創造這個大局的人——顧正臣,一直都在暗示自己,南美洲是自己的地方。
在這種情況下,父皇與顧先生聯手,朱棣不認為自己能有其他的選擇。
既然彆無選擇——
那就隻能直麵了。
朱棣對南美洲並不是太反感,至少這裡比澳洲強多了,這裡的人口多,糧食多,而且有了“王朝”統治,日後控禦一方的基礎是存在的。
在當一個閒散王爺,還是當燕國國王的選擇上,朱棣傾向於自己擁有一方天地。
至少在這裡,他可以完全說了算,並按照自己的意誌去打造一個龐大的疆域,一個史無前例的強盛國度。
朱棣注視著顧正臣,堅定地說:“若是父皇許可,先生認為合適,那我朱棣願一統南美,從南打到北,從西打到東,在這裡建造一個強盛的燕國。”
顧正臣一直糾結於如何將這些事告訴朱棡、朱棣。
雖然進行過諸多暗示,可始終沒挑明過。
可現在,朱棡、朱棣將事情擺在了明麵之上,那就隻好一次將事情談清楚了。
顧正臣直言不諱,以十分嚴肅的語氣說道:“大明需要海外之地,不是為了單純的領土擴張,海外殖民。而是為了大明的國運,為了華夏文明的薪火!如今,海外分封,勢已成——不可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