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定遠侯啊。
顧正臣拿著笏板,緩慢地走了出來,清了清嗓子:“陛下,臣反對!”
群臣錯愕。
兵部尚書趙仁揉了揉眼,幾是不敢相信反對的人是顧正臣。
要知道這家夥素來強硬,大明的使臣死了,據說是高麗人乾的,他敢守在城門外射死高麗使臣。
聽聞東莞慘案之後,他連等都不等一下,明明是出使船隊直接掉頭南下,去太宰府砍殺了六萬餘倭賊!
這就是個殺神,他渴望戰爭。
可現在,他竟然公然站出來反對戰爭?
見了鬼!
常茂、藍玉也沒想通,最不可能反對的人,竟然反對了……
李文忠一動不動,如老僧入定,湯和也跟沒事人一樣,盯著鞋子看是不是臟了。
朱元璋看向顧正臣,聲音冰冷:“定遠侯,群臣請旨征討日本國,好為水師左都督周召報仇,以正國威,捍衛朝廷尊嚴。你為何反對?”
顧正臣將笏板抬了抬:“陛下,臣反對出征日本國有三。其一,日本國敢做出如此之事,必有所準備,興許這是誘導我大明出征的陷阱——”
藍玉緊握拳頭,打斷了顧正臣的話:“陷阱?可笑至極!日本不過是彈丸之地,軍卒更是不堪一擊,哪來的陷阱!”
顧正臣側頭看了一眼藍玉,對朱元璋道:“其二,朝廷上下對日本國過於低估,小看了這個敵人。正如永昌侯,認為那是彈丸之地不堪一擊,可他們一樣擁有強大的兵力,可以組織起數萬、數十萬的大軍。”
“若皆如永昌侯等人,低估了對手,很可能會陷入敵人的陷阱,繼而吃敗!其三日本山多,道路難行,一旦深入,火器根本無法補給,隻能近戰肉搏,若沒充足的籌備與長期的準備,臣不認為當攻取日本國。”
藍玉幾乎被氣炸了。
他竟然貶低了自己,該死的顧正臣!
藍玉抬頭看向朱元璋,喊道:“陛下,定遠侯分明是想要將遠征日本之事交給水師,這才有意拖延!臣隻要兩萬精兵,不,一萬,便可討平整個日本國!”
“一萬?”
顧正臣冷冷發笑,眯著眼看向藍玉:“永昌侯,一萬兵跟你去了,還有回來的日子嗎?不明敵情,不知敵人的厲害,就敢誇口一萬滅一國?可笑!”
“顧正臣,你休得放肆,分明是你見我想要出征,有意反對!”
藍玉當即惱怒喊了出來。
瞬間,文武群臣都看出來了。
定遠侯與永昌侯之間這是有過節啊,兩人不和啊。要不然,也不會在這朝堂之上吵鬨起來。
顧正臣甩袖,對朱元璋道:“陛下,若朝廷有需,臣願當一馬前卒,殺在第一線,築幾百座京觀,為死去的周召周左都督報仇!”
“臣反對即刻出征日本國,倉促而動,勞師無功。但臣不反對,準備萬全之後,發大軍,動雷霆,馬踏京都,槍挑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