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源恬不知恥地裝著土豆,兩個袖子都下墜了。
沐春看不下去了,趕忙製止:“可以了,再拿下去我要趕人了。”
蔡源看了一眼沐春:“你趕我走,可就沒人給你說顧堂長的事了,三百斤土豆,我送過來容易嘛,拿幾斤嘗嘗怎麼了,小氣……”
沐春鬱悶不已,卻又想知道先生如何了,隻好忍了。
沐英看過文書,打心裡為顧正臣封國公感到高興,吩咐設宴款待蔡源,在飯桌上問:“鎮國公出京了嗎?”
蔡進放下酒杯:“聽說是六月十日出京前往山西,若是如期而行,這個時候應該出京小半個月了。”
沐晟一口將茶水喝光,父親總覺得自己不到年紀不能飲酒,放下茶杯問:“先生可說什麼時候回京,我想去金陵看看,也好跟在先生身邊再學習幾年本事。”
蔡進思索了下,認真地說:“我聽說顧堂長領了一個河北巡撫使的官職,在認祖歸宗之後,需要主持山西移民事宜。”
河北巡撫使?
沐晟茫然,沐春也沒聽過。
沐英想了想,笑道:“該不會是專門為鎮國公設的官職吧?”
蔡進回道:“還真是。”
沐英端起酒杯抿了一口:“河北巡撫使,聽著就不簡單。魏國公還在大同嗎?”
“在,並未回京。”
蔡進想拿起筷子的手又放了回去。
沐英眉頭微抬,看向沐春、沐晟:“你們怎麼看?”
沐春對付了一口魚肉:“父親,朝廷官製裡從未有過河北巡撫使一職,陛下專門為先生設了這麼個官職,一定是衝著大事去的。蔡進說是主持移民事宜,我想隻有兩種可能。”
“說說。”
沐英欣慰地看著沐春,這個孩子跟著顧正臣遠航了一趟,變得更沉穩可靠了。
沐春將魚刺從嘴巴拿出,拿起帕子擦了擦手,認真地說:“第一種可能,主持移民之事是假,隻是一個幌子,真正的圖謀可能是元廷。父親也說了,魏國公在大同,一個山西同時出現兩個國公,這事可不小。”
“不過要圖謀元廷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若沒有兵馬調動,火器北運,這個可能便可以排除。第二種可能,那就是移民之事是真,隻不過移民的數量太多,需要兩位國公坐鎮。”
“山西人多地少,山東、河南、北平等地少地多,移出來更多百姓是遲早的事。若是先生去辦這件事,不可能是一兩萬戶的移民,隻能是大移民,比如五萬戶、八萬戶,甚至是十萬戶。”
沐英微微點頭,對吃東西的沐晟問:“你的看法是?”
沐晟感覺有些噎,拿起茶水一飲而儘:“大移民吧,先生要收拾元廷,用不著去大同,應該去遼東,將納哈出給滅了,元廷在遼東的勢力必然大減,到時候怎麼收拾元廷,哪天收拾元廷,還不是朝廷說了算?”
沐春愣了下,看了看沐晟,又看向沐英:“父親,弟弟長進不少啊。”
沐英欣慰不已:“他啊,這是巴不得早點出去闖蕩,你不在的日子裡可努力了,就格物學院的教材,不知翻爛了多少本。彆小看了他,日後本事未必輸給你這個當大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