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晟跑了過來,至近前端詳著羅貫中,猛地跪了下來,放聲痛哭:“是你,你回來了,你終於回來了,這些年了,你去哪裡了達……”
羅貫中低頭看著淚流滿麵的兒子,也跟著淚眼婆娑。
天下大亂時,不敢對外說起家鄉何處,生怕牽連到家人。等到大明開國之後,想想朱元璋都將張士誠挫骨揚灰了,那狠辣的程度,讓羅貫中更不敢與家人聯係,甚至連家也不回,就留在杭州等地專心寫書。
等後來遇到顧正臣,解開了心結,這才有了回家的心思,隻是後來遠航又耽誤了,返航之後,又遇到顧家登門,顧正臣欲回山西認祖歸宗,這才順理成章地一路而來。
羅貫中彆過家人太久了,上次見羅晟,還是他成婚不久,弱冠青年,如今自己也垂垂老矣,他也步入不惑之年……
顧正臣看著兩人痛哭,也不打擾,帶著蕭成去了不遠處的橋邊站著。
蕭成回頭看了看,輕聲道:“讓他一個人留在這裡,合適嗎?”
顧正臣反問:“要不然呢,我陪他住這裡?”
一個老人了,離家幾十年,終於回來了,總不能不讓他住在家裡跟著自己去陽曲吧,再說了,羅貫中接下來需要專心寫作,心安之處,才是他最好寫作的地方。
這裡是他的根,在這裡完成一本著作,也算是給山西一個禮物了。
至於安全問題——
一個老人家,在兒子、孫子的陪伴之下,在自己家裡能有什麼危險?
顧正臣見蕭成還有些擔心,便說道:“走之前去一趟縣衙,讓知縣關照一下,這清源安寧,不會出什麼事。走吧,我們去置辦些酒菜送家裡去。”
羅家。
羅貫中看著酒菜不斷送來,拉住夥計詢問:“訂下酒菜的人呢?”
夥計回道:“走了。”
羅貫中心頭一驚,想追出去,夥計又補充了一句:“錢已經結過了,對了,還有個包裹讓我們送來,那,就在桌子上……”
羅貫中心說,這就不是錢的問題。
等追出去,哪裡還有顧正臣的身影。
羅晟跟上來,看著找尋的羅貫中問:“方才的那兩個人走了嗎?為何也不來家中坐一坐,達,他們是什麼人?”
羅貫中歎了口氣:“你就當他們是買書的人吧。”
“書?”
羅晟疑惑地看著羅貫中:“達在外麵開了書坊?”
羅貫中搖了搖頭:“那倒沒有,不過是寫了本書,他拿去雕版印刷了兩萬本,這次又盯上了我另一本書,等著要呢。算了,回家吧,他還會來的……”
羅晟難以置信。
達——
兩萬本?
不會是吹噓的吧,兩萬本要裝多少牛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