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零二十五章 國旗之議(一更)_大明:寒門輔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大明:寒門輔臣 > 第二千零二十五章 國旗之議(一更)

第二千零二十五章 國旗之議(一更)(1 / 1)

顧正臣的聲音洪亮,文武官員都聽了個清楚。

督察院右僉都禦史邵質聽聞之後,原本緊繃著的臉隨著嘴角微動,頓時放鬆下來。大明旗的事與督察院沒多大關係,都是禮部在主導,再說了,朝議大明旗的時候邵質還不是督察院的人,也沒資格站在奉天殿……

不少人將目光投向禮部官員,尚書李叔正、任昂臉色鐵青,侍郎栗恕也低下了頭。

衝禮部來的,那今日事難善了啊。

尤其是顧正臣帶的笏板多,這他娘的序班也不來管一管,沒看他這樣插在腰間不符合禮儀。

序班曹誌壓根當沒看到,誰敢去管鎮國公啊,想想黃子澄的下場,多好一個進士,還進入了翰林院當了檢討,前途無量,就因為說了幾句要削弱鎮國公之類的話,就被打成了豬頭,結果皇帝也不給他做主,吩咐自己找個由頭將他趕出去……

這說明鎮國公地位穩如泰山,他能揍黃子澄安然無恙,那也能揍自己安然無恙,自己又不是受虐狂,湊上去找揍的事不乾。

隨著禮樂,群臣山呼,朝會開始。

朝廷的事很繁雜,上到國政方針,下到貞烈婦人,都在議論之內。

比如北平稅課司大使熊斯銘的奏折送到金陵之後,為禦史支持,主張當官的有了俸祿反而養不了父母,這樣做不太孝順,所以朝廷應該給舟車,將官員的父母接到上任之地照料。

用親情、孝順說事,自然是無往而不利。

老朱同意了,但凡是上任之地距離籍貫之地超過一千五百裡的,就給舟車。若是不超過一千五百裡,隻要是去雲南、兩廣、四川、福建當官,那也可以享受這個待遇……

所謂的“勉孝勸廉之道”。

還有一個百姓和老婆吵架,憤怒之下,將寶鈔給撕碎了,這事被人告發了。

焚毀寶鈔,這可是大事件。

一些官員認為,需要嚴懲,按棄毀製書律處置,也就是打一百杖。而一些官員則認為,應該砍頭。

主張一百杖的有道理,寶鈔地位與朝廷製書相當,撕毀了就應該嚴懲。

主張砍頭的也不是隨意發揮,因為寶鈔上麵還有朱元璋的頭像,撕毀寶鈔,那就是撕毀皇帝的腦袋,這是大不敬啊,其心可誅,應該砍了。

朱元璋對這種事倒看得開,認為這是一時氣憤,並非有意,寬恕了之。

隻要不罵人,不彈劾人,日常的朝會還是相當輕鬆,也不全是大事件。

可當這些事議論完了,顧正臣也終於站了出來,高聲喊了一嗓子:“陛下,臣有本奏。”

“講。”

朱元璋抬手。

顧正臣直言道:“陛下,早在首航澳洲之後,臣便提起過製作大明旗之事,然此事一拖再拖,至今沒個音訊結果。今日,臣再提此事,希望禮部官員可以用心辦事,儘早拿出大明旗。”

朱元璋恍然,看向李叔正、任昂:“說起來,這件事朕也忘了催問,禮部,怎麼回事?”

李叔正移步而出,手持笏板言道:“陛下,臣翻閱古籍,查問古今,從未聽聞過某朝還需製造國旗之事。何為國,國乃是分封之地,乃是藩屬之地。大明乃是天子之朝,是宗主,當有天下,如何能自降身份,製什麼國旗?”

“禮部認為,製國旗有損大明威嚴,故此拒絕。此事關乎朝廷與陛下顏麵,更關乎萬民對朝廷之看法,臣難以從命。”

朱元璋看向顧正臣:“禮部有禮部的理由,你的理由呢?”

顧正臣歎了一口氣。

古代一直沒有出現國旗不是沒原因的,畢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周圍不管是臣服還是不臣服的,在中原王朝眼裡,要麼是番薯國,要麼是朝貢國,要麼就是不臣之國。

總之,全天下都應該是我們的。

自我中心的認識在那擺著,哪裡還需要通過國旗來證明什麼,區分什麼?

彆說大明不應該有國旗,秦國也不應該有,朝鮮、日本、安南等國,都不應該有國旗。一旦每個地方都單獨搞出來國旗,在那一插,那不是顯得他們不臣服大明了嗎?

除了這一點外,還有外交需求不那麼高的原因。

出使使臣即便是沒什麼旌旗,隻要手持旌節就夠了,去了地方,人家迎接下也不需要插國旗,奏國歌,大家都沒這一道程序。

至於軍事上,更用不上國旗,各色將旗、令旗就夠多的了,各自有各自的作用,你弄一個國旗擺在那,到底發揮啥作用?

仔細說起來,西方一開始也是沒啥國旗的,除了丹麥人打仗的時候撿來一塊破布當了國旗之外,之後的國旗,大部分是出於彰顯船隻所屬國的標識,再後麵才是什麼彰顯民族獨立、國家主權的國旗。

可在大明,並沒催生出這樣的需求。

原因也很簡單,歐洲都碎成渣渣了,出個門都可能碰到外國人,可在大明,你出個海,做個遠洋貿易,看一眼船也知道是大明人,像是占城國、安南國,他們的商船也比不上大明的商船大……

船本身就是一個標識,實在沒必要搞什麼旗幟辨彆,畢竟出門在外,絕大部分都是大明的船。

總總原因,到了大明這時候,依舊沒有出現國旗。

畢竟沒這個需求,哪來的創造……

但時代在變,國歌、國徽這事可以慢慢來,以後有機會了再說,但國旗必須該麵世了。

麵對李叔正的話,顧正臣對朱元璋道:“自古以來未曾有,大明更應該做一個先行者,踏出一條路來,開國旗之始。至於李尚書所言國旗是自降身份這事,臣並不認可。”

“臣所要的旗幟,是一麵旗幟鮮明的大明旗,這一麵旗幟代表著大明王朝的身份,代表著六千萬百姓共同的歸屬,代表著它出現的地方,就是大明權力觸及的地方!”

“大明旗當融入所有人的認知、血脈之中,當他們看到這一麵旗幟的時候,就應該有一種共同的信念,那就是——這是大明,每個人心中都會意識到並感覺自豪,因為每個人都是這一麵大明旗之下的——大明人!”


最新小说: 藥不能停,半妖也可化龍 被妻女背叛後,我平步青雲 在八月盛夏 沒有陰陽師天賦的我獨自修仙 重生七零:團寵拿捏了首長大人! 鬥龍一之黑暗中的光 嬌美人類頂不住,瘋批獸人戀上癮 名柯秘聞:毛利蘭能聽柯南心聲 萌學園之冰亞使命 聯盟之最強財閥上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