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蓬峨不知道顧正臣打的什麼算盤,正了正心神,警惕地問道:“何事?”
顧正臣起身:“國王這邊請。”
製蓬峨跟著顧正臣走了過去,看到了屏風上掛著的南洋輿圖,主要山河可見,相當詳實。
顧正臣拿起一旁的竹節,指了指輿圖:“大明要打安南,可以從北麵、西麵、東麵,三路夾擊,也就是自廣西、雲南、安南外海進軍作戰。按照推測,安南擋不住大軍兩個月,便會徹底潰亡。”
製蓬峨看著輿圖,連連點頭。
打安南的路線已經是固定的了,不管是誰打,必然在這三路之中,沒有其他可能。比如元朝打安南時,那就是從雲南、廣西進軍。
這不是什麼秘密,畢竟山河在那裡,路就這麼一兩條。
大明兵勢威武,安南羸弱,確實擋不住大明太久,唯一可以依托的便是不容易攻破的城關,若是外圍的城關都被打開了,占城確實擋不住明軍。
畢竟他們連占城都擋不住……
製蓬峨對顧正臣問:“明軍必然可以一戰功成,既是如此,還需要占城國做什麼嗎?”
顧正臣指了指升龍城、多邦城的位置,沉聲道:“這些年來,大明與占城國之間和平共處,彼此尊重,秋毫無犯,甚至還做了一些交易,支持占城國水師建設,幫助占城抵抗安南……”
製蓬峨認可。
這十年來,大明與占城之間的關係可以說達到了最好水平,每次使臣前往大明,都受到皇帝的親自接見,返程時還送了厚禮,國書往來頻繁。
大明對占城的幫助頗多,這是事實。
顧正臣手中的竹節敲了敲:“再說安南,若是大明進軍,打開升龍城,將安南國王與王室、大臣活捉,那他們對大明犯下的罪行,能得到清算嗎?”
“不能!”
“因為大明不殺俘虜,還要顧及王室的顏麵,給其體麵,將其送至金陵。正如雲南的梁王,他殺了大明使臣,害了不少人,可到最後呢!”
“彆人死了,但他還好好地活著!”
“雖說沒了往日的榮華富貴,可他依舊是無憂無慮,餓不著他,凍不了他!”
“這種事,彆人能容忍,我顧正臣不能容忍!”
“所以,今日要商議的事,便是留出一條通道,讓潰逃的安南軍隊南下占城,我想借占城國的手,將安南陳氏國王,包括王親貴族,文武大臣,一個不留地殺光!”
“讓每一個手上沾染了大明百姓鮮血的人,都付出血的代價!”
製蓬峨看著有些猙獰的顧正臣,聽著那森寒的聲音,不由地打了個哆嗦。
這個家夥,有點瘋狂啊。
他為了殺光安南王室諸人,竟然想要在戰場之上故意放走他們,然後借占城的刀,將這些人全都除掉!
這個提議——
製蓬峨盤算著。
安南潰逃之下,必然丟盔棄甲,毫無戰力,這個時候占城出手將其消滅,沒任何壓力,可以說是手到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