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從屏風後走了出來,看著離去的朱棣背影,藏在身後的戒尺在手中一顫一顫。
馬皇後走至朱元璋身邊,輕聲道:“重八,這算什麼,想送孩子,卻又不見孩子,哪有這樣當父親的。”
朱元璋收回目光:“已經見過了。”
朱棣沒有停留,需要攜帶的東西也不多,收拾好了,還沒黃昏便辭彆了朱棡、朱橚等人,出了城前往碼頭。
在內侍的攙扶下,六七歲的朱高熾站在碼頭觀望長江,鱗次櫛比的船隻鋪開,蔚為壯觀,碼頭也頗是繁忙。
商人想趕在臘月裡在金陵多賺些錢財,夥計想要趁著活多添一些家底,士人想要到金陵走親訪友,嗯,還有個老人站在那裡,佝僂著身子陪著一個坐在碼頭長堤上的孩子。
這孩子真夠膽大,也不怕掉到水裡去。
哦,他看到了自己。
朱高熾拉了拉一旁朱棣的衣袖,輕聲道:“父親。”
“怎麼了,熾兒?”
朱棣俯身。
朱高熾指了指:“哥哥來了。”
“哥哥?”
朱棣順著朱高熾手指的方向看去,不由愣了下,轉而笑了起來:“我還在想,是熾兒的哪位哥哥,不成想是你。”
顧治平恭恭敬敬地行禮,認真地對朱棣道:“父親不在金陵,母親不便出麵,我隻好主動請纓前來送王爺一程,以感謝王爺對顧家的照顧。”
朱棣看著如同一個小大人的顧治平,有些感歎。
這家夥過了年可就九歲了,比朱高熾懂的東西多,做事也頗有顧正臣之風。
先生的長子,皇長孫摯友。
朱棣平靜地說:“感謝什麼,你與熾兒親如手足,我不過是做點本分事。”
顧治平笑了,將自己背著的小背包取了下來,遞給朱棣:“祖母與母親知道王爺一家人要北上,走得倉促,來不及準備些什麼,便準備了一些東西給高熾弟弟,帶在路上吧。”
朱棣沒有拒絕,順手接過:“東西收下了,告訴你祖母與母親,先生一定會凱旋,至於格物學院的事,不必擔憂,父皇自有安排。”
顧治平含笑,作揖道:“我一定轉告,王爺,王妃,高熾,一路平安。”
朱高熾還禮:“等我回來,咱們再一起討論學問之道。”
“好,我等你回來。”
顧治平答應。
朱棣看著朱高熾那燦爛的笑,很是欣慰。
登船,揮彆。
顧治平看著船離開碼頭,揮舞著手臂,輕聲道:“呂伯,你說這次分離需要三年嗎?”
呂常言目送船隻,回道:“陛下定的是三年,除非燕王能立下什麼大功,否則很難被調回。不過少爺放心,曹國公在北平,怎麼都不可能讓燕王一家人受了委屈。”
顧治平自然清楚這一點,不管是誰在北平,都不可能讓朱棣一家受委屈,廢為庶民是給文官看的,當真就天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