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沒有誰站出來挽大廈於將傾,隻有一批又一批的官員,明裡暗裡的,歸順大明。
傅友德看不起這些沒骨氣的官員,藍玉恨不得將這些人砍了計到軍功裡,沐英卻很坦然。
安南這塊地離開中國幾百年了,即便是打了下來,大明官員進來了,短時間內也不容易實現高效治理。
原因很簡單,這裡不是山東、北平,不是四川、雲南,安南的百姓沒有臣服中國的習慣,他們有一定的獨立王國意識,也有一定的擁護安南王朝存在的慣性。
大明打下雲南,接手雲南,可以沿襲接替其他行省的經驗,但大明打下安南,接手安南,老一套的經驗不管用了,這就需要一個交接、過渡流程。
隻有這樣,大明官員才可以更好摸清楚安南這塊地的特殊民情,繼而針對性施策,以贏得人心。
短時間來看,安南本地的官員,大明不得不用,有這些人主動投靠,明軍不僅需要歡迎,還需要表現得很大度,最好是委以重用,唯有如此,才能吸引更多官員歸附,瓦解安南官僚體係,並搭建起一套適合此地的大明官僚體係。
隻是傅友德並不擅長與這些人打交道,就在愁悶時,費震、林唐臣到了。
傅友德看著意氣風發的費震,嗬嗬笑道:“費布政使不在廣西待著,在安南未定時跑來,該不會是領了什麼旨意吧?”
費震爽朗地笑過,給眾人行禮後,言道:“日前收到陛下旨意,領了交趾左布政使一職,這位林唐臣,是交趾右布政使。當然,交趾之地尚未全境收回,這旨意不方便大肆宣揚,諸位知道便可。”
沐英直搖頭:“陛下倒是一環接一環,布置精妙。你這個時候來,確實好過三月來。”
費震心情舒暢,滿麵春風:“是啊,收複一地,治理一地,也好少點是非,爭取早點安民於田。這交趾水稻可是一年三熟,是個極好的糧倉之地。你也知道,雲南、湖廣、貴州、廣西,甚至是廣東等地,皆是山多田少。”
“若遇天災,難免減產絕少。可若是有了交趾作為南端糧倉,反哺諸行省,則可以紓困百姓,也可供養南洋水師。我此番來,已有些迫不及待。對了,鎮國公在何處?”
林唐臣眼神變得明亮了下。
傅友德看向沐英,沐英招呼著費震坐下,然後道:“鎮國公此時應該駐紮在了海陽,等我們進軍升龍城時,想來會見到。既然你來了,那多邦城內的俘虜,便交給你處置?”
費震欣然點頭:“這些俘虜可是寶貝……”
半個時辰後,當費震走入俘虜營地時,忍不住破口大罵:“這仗怎麼打的,一個個殘廢給我乾嘛,還不如將他們砍了算軍功!”
自己要的可是勞動力,是能乾活的主,結果呢,殘廢了那麼多,要麼是斷胳膊斷腿的,還有斷手指、沒眼睛的,這些人放回去也隻能浪費糧食,成為人口負擔啊……
費震很是鬱悶,可又沒膽量將這些俘虜全都弄死,隻好安排林唐臣召集歸順官員,威嚴地說:“本官不管你們之前是什麼身份,什麼官職,也不管你們之前善是惡,現如今,你們是大明的官員,當洗心革麵,效力於大明朝廷。”
“若是人在曹營心在漢,嗬,便以叛出朝廷之罪,將你等誅滅!現在,本官來宣布鎮撫百姓十條。”
“第一,廢除安南一切苛政苛稅,自今年起,兩年之內不征稅賦,以求休養生息,複蘇民力。”
“第二,凡不臣服大明的官宦、權貴、地主、大戶土地,一律登記造冊,充為朝廷所有,日後由官府發配田地。諸位莫要想著鑽空子,借戰亂脅迫權貴、地主等,大明會設信訪司,允許任何人說話鳴冤。”
“第三,凡俘虜認可大明身份者,戰爭結束之後,身有殘疾者釋放,歸還自由身,四肢健全者,按籍貫發回,但需為朝廷服三年徭役,當然,徭役給錢糧,不會讓他們破家。”
“第四,在恢複地方穩定的同時,配合外宣學院之人,給百姓說清楚陳朝罪責,講明白同根同源,遍插大明旗,力推人心一統。”
“第五,解放所有驅口,將一應家奴釋放為民……”
阮章、韓清、裴雀等人聽著費震的話,紛紛點頭讚同。
從這番施策來看,大明打算徹底摧毀安南的根基,將人心引向大明。
裴雀認為,安南百姓雖然習慣生活在了陳朝之下,有自己的皇帝,可真正決定百姓人心的,是政策,是能不能維護、體現百姓的利益,有沒有將百姓擺在重要的位置上。
費震,不,大明不虐民,不害民,甚至給民自由,釋放奴隸,給民田地,這些舉措足夠贏得人心。
人心在,社稷穩。
若是這些當真實現,那苦難與苛政的安南,將不會被人懷念。
韓清在聽過費震的鎮撫百姓十條之後,言道:“費布政使,這十條——條條切中要點,可收民心,穩地方。隻是,戰爭如狂濤巨浪,即便是戰爭結束,也難免有暗流湧動。”
“百姓民心雖在,可若是有心懷不軌,對朝廷不滿,彆有野心之人蠱惑百姓,也必然會造成部分不明真相的百姓跟隨,亂了地方。故此,下官請求,當設關津,並半年準一次路引,固民以地,不外流竄……”
費震深深看了看韓清,思忖了下,言道:“那就改為鎮撫十一條,用你之言,暫時施行至年底,民歸籍貫之地,非必要不準外竄,但有需要,說明事理,給路引,路引次數,每六個月內準一次,允許酌情破例。”
林唐臣笑了,這些歸順的官員可不簡單,裡麵也是有人才的。
他們背叛了安南,同樣渴望在大明嶄露頭角。
二月四日,傅友德在處理好多邦城事宜之後,領兵十萬,從西麵、北麵兩個方向逼近升龍城,駐紮於海陽的水師也移至升龍城以東,至此,升龍城三麵合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