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績伯梅鴻匆匆走入大帳,對盯著輿圖的黃元壽道:“安南王室及胡季犛等人,已經出城,正朝著馬江方向前進,帶了不少的物資,行動速度緩慢。”
黃元壽轉過身看向梅鴻:“布局了這麼久,他們總算是朝著預設的地點前進了,差人以最快的速度告知鎮國公。”
梅鴻拱手:“已經差人去了,隻是咱們要不要追上去?”
黃元壽抬手,指向馬江一畔的城池回春,言道:“在這裡追上去,放一半人過馬江交製蓬峨對付,剩下一半人,留在馬江以北。”
梅鴻看了一眼輿圖,問道:“現在不追?”
黃元壽淡然一笑,自信地說:“追,小股接觸不要停,但沒必要大規模殲敵。畢竟我們還需要分出一部分人手,協助攻取升龍城。”
梅鴻了然。
不管驅虎吞狼,還是驅狼吞虎,總不能讓安南軍隊太過羸弱了。
出城襲擊明軍的安南軍並沒有達到任何目的,明軍在其弓箭射程之外便通過火銃將其消滅,傅友德也不含糊,在得到安南王室撤出升龍城二十裡之後,下達了總攻升龍城的命令。
藍玉對傅友德極是不滿,縱敵逃竄,坐失良機,還特彆下令不準追擊,說什麼那是陷阱,要求全力打下升龍城。
一腔怒火的藍玉不等火藥彈打滿三輪,抽出腰刀便下達了攻城的命令,親自帶著明軍在震天的喊殺聲中衝向城池。
郭英想要阻攔都來不及,隻好命令停用虎蹲炮,領兵加入戰鬥。
因為火藥彈毀傷有限,加上阮帥領兵做好了必死的準備,安南軍竟靠著城牆硬生生地擋住了明軍攻城,雖然露出垛口的軍士很快被明軍射殺,但密集的弓箭還是讓明軍出現了大量傷亡。
藍玉並沒有退,也不打算退,而是選擇了硬拚,組織軍士不斷攻城。
傅友德看著這一幕,心中惱怒不已。
藍玉的性情太過衝動,一旦有了怒火,更容易失去分寸,這個人對自己行為控製力不足,今日之事如此,日後他還會吃這種性子的虧!
但此時已經沒辦法撤退了,明軍不可能被安南軍給打退回去,留下一地的屍體!
傅友德看向謝成,麵色陰沉地下令:“派遣告訴沐英,速速破城,另外,領八千軍投入作戰,協助藍玉破城!”
謝成領命。
沐英原本想要一點點地用火藥彈徹底摧毀安南守軍的意誌,可藍玉的衝動牽動了全局,沐英隻好一邊命令軍隊,以滾筒式前進的方式,將虎蹲炮軍隊移至城牆之外百餘步,集中火器覆蓋了城牆之上、城牆之內,尤其是馬牆附近及支援營區,然後親自領兵登城作戰。
至於東城門外水師的作戰,沒什麼好說的,黃元壽是一個堅定的火器使用者,也是深得顧正臣精髓,那就是能用火器消滅敵人的,絕不用軍士的命去消滅敵人,從頭到尾就沒想過攻城,隻一味地放火藥彈。
一輪接一輪,一箱接一箱。
哪怕是虎蹲炮停下來,城牆之上不見任何人時,黃元壽也不下令軍隊攻城,隻留下五千人守住東城門,自己則率三千軍士南下。
天光大亮時,激戰終於結束。
日月旗插在了升龍城的城牆之上,與地麵上的血色交相呼應。
藍玉手提阮帥的腦袋,在安南王宮裡大肆殺戮,將那些太監、宮女斬儘。
傅友德步入王宮,看著渾身是血的藍玉,憤怒地喊道:“永昌侯,你知不知道因為你的魯莽,我們死傷了多少將士?”
藍玉將阮帥的腦袋丟給傅友德,咕嚕嚕的動靜裡,沒有血色:“潁川侯,戰爭沒有不死人的!他們當兵打仗,就應該有死的準備與覺悟!現在升龍城打下來了,安南王室逃走了,這報捷文書該如何寫?”
傅友德踢開阮帥的腦袋,一步步走向藍玉,神情冷峻,手握腰刀:“大明發展火器,為的就是少死一些將士!可你呢,在沒有完成預定次數炮擊之前竟發動總攻,給了敵人反擊的機會!”
“就因為你這般,我們陣亡了六百餘軍士,傷了一千七百餘!現在我們還有什麼臉去寫捷報,讓我說,你應該寫一封請罪書!”
藍玉不以為然:“他們的犧牲,會有撫恤。我要請罪,那你呢?你先說清楚,為何要放走安南王室?”
傅友德拿出了顧正臣的文書,直接甩在了藍玉胸口。
藍玉打開文書看了一眼,臉色頓時冷了下來:“顧正臣,又是顧正臣!他憑什麼指揮大軍,讓我們奪一座城,他去負責安南王室,搶占功勞!潁川侯,你這樣的決定對得起底下的將士嗎?”
傅友德冷冷地看著藍玉,沉聲道:“憑什麼,就憑鎮國公他想要通過這一戰,讓大明的疆域直接延伸到南洋深處,與舊港隔海相望,就憑這是陛下的安排!”
藍玉臉色一變。
皇帝的安排?
傅友德肅然道:“大軍團作戰,軍紀要嚴!永昌侯應該無條件負責我的命令,遵循攻城要略,最大限度降低將士傷亡!鑒於你的行徑給軍隊帶來了巨大損失,我以征南大將軍的身份,收回你左副將軍的印信與兵權,直至陛下的旨意送來!”
藍玉看著沐英、郭英、謝成等人圍了上來,憤恨地拿出印信,緊握在手中:“潁川侯,這樣不合適吧,你我是多年並肩作戰的朋友,何必因為這件事鬨僵,我藍玉,可不是什麼人都可以捏弄的。”
傅友德凝眸。
藍玉的身份不一般,尤其是他與東宮的關係親密。
隻是——
傅友德並不畏怕這些,毫不留情麵地回道:“交出印信,休養一段時日吧。各中對錯功過,交陛下定奪。”
藍玉哼了聲,將印信拋給傅友德,邁步朝外走去:“那咱們就各自上書吧!”
傅友德抓著印信,皺了皺眉頭,歎了口氣,對沐英、謝成等人道:“按照計劃行事吧,先控製升龍城,另外,派人通傳各方,就說大明已占領升龍城,安南滅亡。”
“這消息,要以最快的速度傳開,瓦解地方上的抵抗意誌。另外,大軍也不要閒著了,留下一批,其他人分散出擊,以占領、招撫為主,以消滅為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