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發冷笑:“趙堂長,數百萬兩銀錢的事,對你來說僅僅稱得上‘這點小事’嗎?若是如此,陛下,臣以為可以將趙堂長調任戶部,這點小事他都不在話下,那讓國庫增個三五倍,想來也是輕鬆。”
趙瑁心頭一顫,趕忙說:“捐買名冊一時半會找不到,總不能讓陛下在這裡乾等著吧?你又不是不知,格物學院賬房裡的冊子太多,想要從裡麵翻找出來,不易!”
李子發嘴角勾出幾分淺笑:“陛下難得履行一次山長職權,為格物學院做事,豈能因缺失了捐買名冊便耽誤下來?格物學院若是連這點小事都應對不了,如何去解決更大的事?”
趙瑁皺眉:“你這是何意,沒有捐買名冊,如何退去學費?”
李子發抬手指了指底下被開除的一眾弟子,緩緩地說:“簡單,誰是捐買進入學院的,他們自己最清楚。陛下在這裡,群臣在這裡,總歸沒有人敢撒謊欺騙陛下,公然拿走捐買名額的銀錢吧?”
欺騙皇帝,那可是殺頭之罪。
對於這些富家子弟,為了點錢,誰願意撒謊舍了性命,連累家族?
朱棡附和:“父皇,李院長所言極是,捐買沒捐買,這些弟子自是清楚,另外,即便有人存疑,那也可以召來商人詢問。”
朱元璋認可:“既是如此,那就準備吧。”
筆墨紙硯擺上,退學文本送至。
沈勉命弟子排好隊,一個接一個地放行至高台之下。
“弟子於文和拜見山長,弟子是家父捐買進入學院。”
“哦,捐買花費幾多?”
“兩千兩。”
“好,於文和退學,退還兩千兩。另外,日後可要好好進修,若有才能,再來學院也不遲。”
“謝陛下恩典。”
“唐總院,銀錢呢?”
“回陛下,按照格物學院規製,學院錢財入庫、造冊,由律令商學院院長負責,稽查賬冊,盤點庫存,則由數學院院長負責,臣雖是總院,平日裡並不負責具體的財物之事,也沒有相應鑰匙。”
“楊永安、計修身。”
“臣在。”
“從庫房裡取出錢財,退還給他們吧。”
楊永安、計修身領命,沒多久,便抬著一口並不大的箱子來了。
不等朱元璋質問,朱棡便言道:“父皇,這裡麵想來裝的是未兌現的票據。”
“哦,原來如此。”
朱元璋恍然。
楊永安拿出庫房賬冊,看了看捐買入庫的金額,然後核對了下箱子裡的票據,見對得上,便交計修身複核,確定無誤之後,楊永安從裡麵取出一張紅票。
王文和上前領取,並簽字留下手印,證明這筆錢已退還。
朱元璋看著每個環節,滴水不漏,很是欣慰,倒是趙瑁,一副大汗淋漓的樣子。
二月的天,可沒驕陽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