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 隱忍的目的,委員會製_大明:寒門輔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大明:寒門輔臣 > 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 隱忍的目的,委員會製

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 隱忍的目的,委員會製(1 / 1)

唐大帆走向北麵的黑板,取出一支粉筆,在黑板之上敲了敲,肅然道:“對付一個趙瑁,確實不需要隱忍三個月之久,但是諸位,此番格物學院應對的不是趙瑁,而是學院的缺陷,學院的不足。”

刷刷——

幾是看不到的粉末飄落,“缺陷”、“不足”等字寫在了黑板之上。

唐大帆抬手將這些字圈了起來:“算起來,格物學院成立至今有八個年頭了,時間不算長,卻已淩駕於國子監之上,成了事實上大明最高學府之地,承擔著為朝廷輸送人才的重任!”

“可這些年來,格物學院經曆的風波可不少,傳統儒學的反撲一次接一次,甚至有人想要借天變扼殺格物學院!現如今格物學院有所成效,又有人眼巴巴地想要摘走果實!”

“這次趙瑁來學院,並非不可預料之事,想來也是必然之事,所以在學院開創之初,顧堂長便一再強調,設置院規,完善院規,執行院規,落實院規,學院內一應事宜當以院規為準。”

“這些年來,咱們摸索著,吃著虧,總結著經驗,沒少完善院規,可總有些地方沒有辦法觸及,也無法去完善。而這部分,便是堂長職責,堂長的權限邊界,是堂長在當下權力之下,帶來哪些破壞,又是如何破壞……”

趙臻、李子發、馬直等人默然點頭。

顧正臣作為學院的締造者,自然不可能有私心,他作為堂長時,凡事謹慎,凡事按院規來辦,從不會聚斂錢財肥自己,也不會想各種辦法去貪汙,有些缺漏自然就無法發現。

唐大帆寫下“測試”兩個字,解釋道:“蒸汽機測試、材料測試等,有一個詞叫暴力測試,或是極限測試。那就是施加破壞,檢查蒸汽機、材料能不能扛得住。”

“格物學院的院規、製度也是如此,總需要經曆一次暴力檢驗,才能發現問題,堵住問題,也才能確保在我們這一代人不在了之後,格物學院的院規依舊可以確保整個學院不會因為某個院長、堂長的胡來而被毀掉!”

“所以——”

“所以你就放縱了趙瑁,然後一直在暗中觀察?”

李子發問道。

唐大帆將粉筆丟下,微微點頭:“沒錯,經過這三個月的觀察,我發現堂長職權濫用,導致的損害極大。比如捐買入學名額,這些年一直沒有明確下來數量,現在,是時候設個籬笆了。”

“還有學院教材供應,要不要交集賢院之外的民間書坊承擔,這事也必須敲定下來,內部設置店鋪之事,絕不能允許。”

“這段時間的觀察告訴我,但凡是逐利的因素介入,必然會有利益輸送,而利益輸送背後,必有腐敗。為了確保格物學院隻為學問,一心培養實乾人才,就必須摒棄商人進入。”

“萬不得已需要引入,也需要設以監督,放在公開之地進行,否則,不準推行!製度與院規的完善,便是我隱忍等待的原因。”

馬直、萬諒等人表示理解。

楊永安抓著胡須,一臉欣慰:“既然是為了學院的長遠,那這幾個月的委屈也是值得,何況現如今趙瑁倒了,格物學院也可以撥亂反正了。”

計修身讚同:“這些年的院規、製度建設發揮了不小作用,至少趙瑁沒權限,也不可能越過我們直接挪用學院本身的銀錢。這些院規、製度必須如鐵一般確定下來,誰也不能破壞,包括堂長在內。”

趙臻顫顫巍巍地起身,拐杖動了動:“是啊,顧堂長未必一直當堂長,唐總院也未必一直是總院,你們一個個還算年輕,尚能做個十年二十年,可我老了,楊永安也上六十了吧,總歸做不了多少年了。”

“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學院越發完善,即便是更換了堂長、總院、分院院長,也能不影響整個學院的成長,是好事。人會死,院規不會死,隻是需要防範,堂長肆意篡改院規,我認為,是時候將顧堂長提過的委員會製拿出來了。”

唐大帆拱手:“正有此意。”

馬直、萬諒、計修身等人都知道,委員會製是顧正臣很早提出的一種設想,就是各分院院長、總院、堂長,甚至抽調一部分骨乾教授,來組成委員會。

委員會負責院規審核、修改,負責重大事務決策。

在委員會裡,堂長要強行推動某項院規改動,隻有兩種辦法:

第一,拿到山長特批。

第二,取得三分之二以上委員同意。

委員會製度提出很久,卻一直沒被拿出來用,是因為在唐大帆、趙臻等人看來,這製度多少有些“以下犯上”了,沒人想過用這法子約束身為堂長的顧正臣。

可現在經過趙瑁這番折騰,學院高層意識到,委員會製度很有必要。

至少在委員會製度之下,堂長的做派一旦與格物學院的利益起衝突時,與格物學院追求的理念發生衝突時,總院、分院院長、教授等,可以發聲反對,並製約堂長胡來,確保學院運作的基礎不被動搖。

唐大帆嚴肅地說:“學院內設委員會製,堂長、總院、分院院長,組成十四委員,並在各教授中選出七個候補委員,若中途沒有委員變更,便三年一次選拔,增補委員、候補委員數量……”

以委員會製,約束堂長權力,保障學院堅定以“院規”為準運作的方案送到宮內,朱元璋在看到“山長為委員長,擁有一票否決權”時,便批準了。

隻是委員會這一套並不適合朝堂,許多事不適用三分之二同意便可推行。

比如百萬大移民,這事一旦公開來辦,朝堂之上絕不會有三分之二的官員同意,三分之二的官員反對還差不多,可這事就不辦了嗎?

一票否決?

一票執行?

當皇帝的,總不能一直站在百官的對立麵吧?

即便是,也不宜回回太過明顯,影響不好。

這類製度在朱元璋看來,隻適合格物學院的內部管理。

格物學院在忙著撥亂反正,刑部卻在忙著審訊……


最新小说: 最強駙馬,江山美人我都要 後宮生存法則:我是富察不是白月光 穿宋後與語文天團為敵 莫謝塵緣 混沌種植空間 存活意義 新王倫新梁山 權臣把我送暴君?重生夫人睚眥必報 靖王的小廚娘又甜又軟 錯把福星當炮灰?全家跪求我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