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1991!
下午
正在家樂福超市辦公的王耀城,收到了來自香港花旗銀行的國際郵政包裹,這是約翰·蓋倫經理持續收集的內部資料,定期郵遞過來。
翻閱之後,王耀城修長的手指輕輕的叩擊桌麵,陷入沉思之中。
資料顯示:
世界半導體企業前十中,日資nec(第一)、東芝(第二)、日立製作所(第三)、鬆下(第五)富士通(第八)、三菱電機(第九),依然牢牢的占據著大多數。
與此同時,美資英特爾,德州儀器,美光和英偉達貼身緊逼,互相爭奪高端市場。
而名不見經傳的電子半導體業新軍三星公司,現代公司,從低端市場發力,形成上下夾擊的時代。
美韓公司從高端市場和低端市場兩個方向,分彆蠶食日資公司份額,取得了顯著效果,收獲頗豐。
尤其是日資富士通公司,今年一季度以來錄得嚴重虧損,讓企業經營更加雪上加霜。
王耀城知道:
日資公司急劇的衰退已經開始,這是形勢所迫,非戰之罪也。
現在東瀛扶桑國的後方不穩,大本營都失火燒起來了。
股市,彙市,房市,期指疊加四殺,從高樓上跳下來的自殺者下餃子一樣,哪還有心思爭奪市場?
扶桑經濟泡沫期間,做企業辛辛苦苦一年掙不了一億美金,在股市裡麵輕鬆就可以賺到。
這幾年,很多大中型企業老板,都熱衷於炒房,炒股,炒彙,輕鬆賺取大把的金錢。
而今,全部都深套在內,無暇再顧及企業發展。
內部資料顯示:
富士通公司社長高澤良人在東京證券交易所陷入的非常深,挪用大量的企業經營資金,試圖挽回敗局。
結果是投入了無底的深淵,連個水花也都沒見到,反而越陷越深。
尤其令人感興趣的是:
高澤良人社長在東京都市圈擁有大量房產,他做的房地產指數期貨,與王耀城不謀而合。
唯一不同的是……
高澤良人社長是堅定的多方,死硬的認為扶桑房地產市場不會垮,隻是一輪級彆比較大的調整,隻要堅持就能看到黎明。
王耀城是堅定的空軍,因為他偷看了底牌,知道對方將輸得褲子都不會剩下。
根據最新消息:
富士通公司有意出手位於大阪的dra工廠,這是一座代表最先進科技的8英寸晶圓廠。
現在全世界也不超過30座8英寸晶圓廠,大多數還是六英寸三英寸的晶圓廠。
這家新廠投產僅僅兩年多,一直持續大額虧損,實在無法支撐下去。
富士通公司用以換取大量現金,緩解燃眉之急,報價三億二千萬美金,現在還沒有任何公司匹配報價。
這個價格,遠遠低於大阪dra工廠實際價值。
僅富士通公司建設期的持續投入,就超過8億美金。
不到實在活不下去的時候,哪一家會賣兒賣女呢?
同樣,出售這座代表90年代初,dra內存生產先進水平的工廠,預示著富士通公司將退出內存生產廠商行列。
常聽人們說到“內存顆粒”,其實這是港台地區對內存芯片的一種稱呼(僅對內存)。
其他的芯片,港台則稱為“晶片”,兩者的意思是一樣的,至於大家怎麼稱呼,看個人習慣了。
晶圓,一般有3英寸,4英寸,6英寸、8英寸規格不等。
自1990年第一家8英寸晶圓廠投產以來,8英寸晶圓廠這種最先進的生產工藝迅速在全世界推廣,除了已投產的30多家廠,世界各國籌備中的8英寸晶圓廠還有40多座,呈現出火熱的局麵。
晶片就是基於晶圓生產出來的。
晶圓上一個小塊,一個小塊,就是晶片晶圓體,也名die,經過封裝之後就成為一個閃存顆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