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家上市公司的公告,如果把名字換一下幾乎一字不差。
回頭再看一下,目前正在火熱交易的太古股份。
聯想到太平洋控股公司現在爭奪太古股份,一旦塵埃落定,萬一還是俞承德先生入主的話,嚴重後果幾乎用屁股都能想得到,必然是股價狂瀉,分分鐘從天堂到地獄的感覺。
投資者都驚了,幾乎毫不猶豫的就掛上了賣單,在海量賣單的擠壓下……依然在苦苦頑抗的太古股份價格立馬崩潰了。
僅僅15分鐘時間,便從96港元一股直線下瀉至77港元一股,剛剛稍微企穩,又被洶湧而至的賣盤淹沒了。
臨近收盤,太古股份一路狂跌到54港元一股,這兩天就像坐了個過山車,基本被打回來原形。
收市前15分鐘,終於在底部區域獲得強力支撐。
大手筆的買單進場掃貨,15分鐘換手率高達推動股價稍微回穩,全天換手率高達131,成交267億港元。
為啥前一天換手率177,成交高達五百多億港元,第二天換手率高達131,成交隻有186億港元?
因為這是一個動態的數據,太古股份現在的市值,不足前一天最高位置三分之一,由此可見股市博弈的慘烈。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香港太古集團總部
從上午9:40開始,這裡的氛圍就像陷入冰窟一樣的寒冷,連夜拆借來的26億港元,投入進去連水花都沒有泛起來。
細算一下,太古集團前後投入的巨額資金高達72億港元,截止上午十時,持股成本高達131港元一股。
這還不算完,為了挽回太古集團最核心支柱太古股份,遠在倫敦的施約翰主席就像眼紅的賭徒似的一把梭哈,采取了致命的措施;
向證券行融資做多。
這是一杯劇毒的解藥,也是溺亡前抓到的一根稻草。
市場是無情的,依然要靠巨額資本來說話,在股價一路下瀉的情況下,直接後果就是買的越多,虧損額越大,直到最後血本無歸。
收盤後數據出來,按照收盤價54港元一股,英國太古集團一天爆虧66億港元,麾下多個大客戶交易席位爆倉,虧得血本無歸,持股比例則從增加到
若不是大客戶席位連續暴倉,太古集團今天就有可能奠定勝局。
與此同時,
太平洋控股公司持股比例從331大幅增加到415,這其中有161是最後15分鐘成交的,前麵砸盤太狠,導致差一點功虧一簣。
按照聯交所的規定,凡是增加或者減少超過5比例,持股股東必須發出公告這一條款。
太平洋控股公司在最後一分鐘發出了增持通告,向市場宣布增加到415的震撼消息,並且建議於1月6日召開太古股份董事會,意味著距離徹底掌握控股權已經不遠了。
這個增持通告,徹底澆滅了市場人士的僥幸心理。
1994年1月5日,太古狙擊戰第四天
上午一開盤
太古股份股價急挫,很快跌到了47港元一股,每當有買盤湧入,便有巨量的賣盤砸出,最後的爭奪十分激烈,臨近上午收盤股價跌到355港元一股,淒慘一片。
英國太古集團麾下主力席位紛紛暴倉,再也無力調集資金補救,太平洋控股公司砸盤極為凶狠,數次將股價砸破30港元一股生命線,然後又被買盤慢慢托了起來。
下午開盤後
太古股份的價格在低位劇烈震蕩,最低下探到226港元一股,收盤於232港元一股。
收盤前一分鐘,太平洋控股公司在最後一分鐘再次發出了增持通告,向市場宣布增加到的絕對控股權,第二天停牌一天召開董事會。
此役勝利落幕,連續四天的資本鏖戰中,統計後,炒作賬麵浮盈532億港元,將市場零散籌碼大部分震出,持股平均成本達到899港元一股,市值總損失652億港元,取得完勝。
至此,太古股份第一大股東花落太平洋控股公司,市場零散籌碼隻有673,已經不足以影響兩大巨頭爭霸。
1994年1月6日,太古狙擊戰第五天
太古股份董事會如期召開,市場人士最擔心的一幕終於發生了,可謂是香港聯交所最大空頭的餘承德先生,在熱烈的掌聲中就任太古股份董事長一職,讓人從頭涼到腳。
果不其然,隨後發布的董事會公告與前兩者無異,市場對此做出的反應就是……
操!下跌。
1月6日開盤後,太古股份價格瞬間擊穿了20港元一股,全天陰跌不休,至尾盤才有力量微弱的買盤托起,收盤價定格在1753港元一股。
此後的兩周時間,太古股份價格一蹶不振,始終在15~17港元一股區間徘徊,表現十分萎靡。
太股狙擊一戰落幕,緊跟著老板王耀城鼎鼎大名,響徹東亞及東南亞財經界的餘承德先生,被香港財經界人士共同推舉為“至尊衰神”,亦一戰成名。
對於王耀城來說,巨額市值損失他是無所謂的,反正特麼有錢。
太古集團可就苦了,始終徘徊在低位的股價,對於融資做多的太古集團來說,就是在刀鋒上跳舞,一著不慎都會香消玉隕。
他們隻能咬牙在低位賣出股票補倉,防止所有的頭寸全都爆掉,這簡直是吐血求生啊!
太平洋控股公司笑眯眯的在低位承接籌碼,現在的太古股票就像狗屎一樣臭名遠揚,連帶太古係三支上市公司股票萎靡不振,不是膽大包天的投機者,真的不敢碰觸。
太古集團平均下來,向證券行融資做多成本高達122港元一股,卻要在15~17港元一股區間補回,每股就要虧損100港元以上。
時不時的,股價會下破14港元一股,每一次都讓太古集團心驚肉跳,不得不出血賣股補倉。
此消彼長,太平洋控股公司持股比例從慢慢增長到鞏固太古股份控股股東地位。
這樣的日子非常煎熬,如果價格遲遲不能回升,對於維持重倉做多的太古集團來說,就是始終站在懸崖邊被大風吹的搖搖晃晃。
看對手高興不高興,樂意不樂意,隨時可以將太古集團置於死地。
最正確的做法就是,認賠血虧出局。